58.齐先生(2 / 2)

“不知你读过多少圣贤书籍呀?”齐先生刚睡醒酒劲消了一点,这聊着天喝着酒又有些醉了,说话也更直接了。

哼!就知道你要这样问,你含蓄点问不行呀?

“回齐先生,我八岁入私塾,十二岁过院试入县学,十五岁入郡学,十六岁入菁华书院,十七岁入华夏书院。”冉岷听出齐先生有些看不起自己的意思,便故意把自己的求学经历报出。

其实冉岷很得意自己的学业成绩,再怎么说咱也是有生员功名,是全村希望呀。

齐先生大为惊讶,这学生也算是个人才了。

照他所说那学识自然不会差到哪里去,而且是文武全才。

甚好甚好,只是…看着这家伙有点不靠谱。

嘴上没毛办事不牢。

齐先生摸摸自己的山羊胡子,心里暗暗想着。

“文武兼修,甚好。”齐先生微笑点头,这次是这真心夸赞。

两人正说着话,墩子端着个小盘子走过来。

“先生,这是掌柜的送您的小菜。”墩子把一盘小菜放在齐先生行礼说道。

“掌柜安排两位师妹去歇息了,嘱咐我让您少喝几杯。”墩子很是恭敬的垂手站立一边说道。

“无妨,今日高兴便稍微多喝了点。教你的经义可有温习?”齐先生微笑看着墩子,眼中满是怜爱。

“日日温习,不敢怠慢。”墩子后退一步再次行礼。

“嗯,很好,君子一日三省其身,温故而知新,莫要懈怠,你去忙吧。”齐先生挥挥手让墩子忙店里的事去了。

“齐先生,这墩子是不是许久都没去过学堂了?”冉岷看着墩子的忙碌的身影低声问道。

“是呀,哎…不光是他,经常有学生告假,过几个月又会回来读书的。”齐先生喝一口酒苦涩的笑笑说道。

冉岷陪着喝一口酒水。

“这些孩子告假都是因为交不上脩金吗?”冉岷问道。

“原因很多,但主要还是缺钱。我这散馆私塾又不是官学,我也要吃喝住用的嘛。”齐先生真是实在人。

冉岷有些走神了,他也是上过几年私塾的,自然知道其中的花费。

私塾分三种:专馆、义馆和散馆。

而齐先生的私塾属于散馆,散馆收束脩金一般不会太高,没钱可以缴物,像腊肉、米面、酒水、蔬菜都可以,甚至帮先生做零工都行。

但是来散馆上学的孩子都是贫苦百姓家,即便如此宽松的脩金方式也不是能准时缴纳的。

先生实在揭不开锅时还要自己上门去讨要脩金,这就很尴尬了。

“齐先生为何不去义馆当先生呢。”冉岷问道。

“义馆?哈哈,教孩子们认几个字就算功德圆满了。只要读过几年书的人就能当义馆先生,掏银子建义馆的大老爷们谁家还没个读过书的闲人呀?哪里轮得到我?”齐先生又喝一口酒,说话都有些含糊了。

“那县里没合适先生的专馆?”冉岷小心翼翼的问道。

他见齐先生喝的差不多了便试探的问,他推测齐先生的学问应该不低,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孩子跟他读书。

“哈…哈,不…不是本先生说大话,县里专馆都…都求着我去当先生,可我去了这些穷苦人家的孩子怎么办?”齐先生说话越来越含糊不清。

“有点学问的先生都…都去专馆了,义馆又都是些混饭吃博名声之辈。这些有读书天分的穷苦孩子只学几个字就完了?埋没人才呀,这都是大夏的宝贝,我不甘心。”齐先生酒劲上涌,书生意气便跟着酒劲上来了,说话声音有些大。

冉岷有些动容,这位齐先生竟然是因为不忍埋没人才,拒绝待遇优厚的专馆,开设散馆招收贫苦百姓家的孩子,估计日子过得很拮据。

同情底层百姓,不为五斗米折腰,有读书人的风骨,高风亮节实在让人钦佩。

冉岷端起酒杯敬齐先生一杯。

官学只收官员或者富贵人家的孩子,先生多是有功名或官身的有才能的人担任。招收人数极为有限,有钱有门路可以挤进去享受更好的教育,这些人是以后科考金榜题名的主力。

私塾专馆是富贵大家族聘请只为自己家族的后辈服务,授课先生也多是有才能之辈。

私塾义馆虽然是免费的,贫苦孩子都可以去,但也只能学些启蒙书籍认识几个大字,不当睁眼瞎就行。

最好的资源都给了达官显贵子弟,寒门再难出贵子。

冉岷在心里默默的和自己家乡做了对比,情况也差不多。

这一会喝了不少的酒,酒意上涌乱心境,想到自己的家乡事冉岷不自主的心中有些难过。

当年自己也是家族选出来的读书胚子,是要走科举入仕之路的全族希望。

而那些没有机会外出求学的同族孩子中,有几个还是他的好友玩伴,现在却生死不知,若是能跟他一起去郡学读书定能逃过大难。

当他背上行囊离开家乡外出求学时,全族之人都来送他的时的场景还历历在目。

冉岷心中升起强烈的思念和亏欠的感觉。

看来这酒是不能多喝呀,酒后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