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9.冉先生(1 / 2)

“齐先生,若是能让所有孩子都读书,甚至让所有百姓都读书,明事理,晓大义,知对错,是否是好事?”冉岷忽然有个想法。

冉岷感觉江山社稷民族大义好像跟这些底层百姓没什么关系。

大夏亡了他们继续着祖祖辈辈相同的生活,没有信仰没有希望的活着。

不着急,不上火。

只剩下那些满是书生意气的读书人在那悲痛呼号,还被俗人嘲笑。

若是所有的孩子都能读书,会不会改变什么呢?

更多的读书人形成一股更强大的力量一同去改变什么。

虽然大夏有这样那样的缺点,甚至可以说新旧交替也不见得是坏事,但是也没见新的好在哪,改变在哪里。

新的政权建立还是重复着以往王朝更替。

他不由想起和李默在去福川郡的路上关于如何能强国的讨论。

冉岷有了新的想法:试着去改变一下。

圣人教诲过: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听你的想法似乎是个强国治民的良策,为此良策饮一杯。”齐先生说完跟冉岷对饮一杯

“只是设想而已,不敢称良策。”冉岷擦擦嘴角酒水回答。

冉岷喝的有点多了,他本身就不胜酒力,哪能跟着齐先生这种老酒鬼同饮呀。

“学术探讨而已,但说无妨。”齐很感兴趣。

“我认为让底层所有百姓都能读书,受圣人教诲,有能力参与到国家治理中来,再将百姓切身利益与国家利益联系在一起,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天下何愁不太平,百姓何愁不富足?”冉岷吐着酒气回答。

“嗯,不愧是书院书生,见地不凡。”齐先生点头抚须赞赏的说道。

“不过这也只能是设想,在学堂里讨论一下就可以了,不要在外宣扬你的思想。”齐先生低声嘱咐道。

这种想法很危险,你这是要造反呀,君君臣臣,达官贵人们要是知道你这想法还不千方百计的整死你呀。

“你这种建设跟书院的创办主旨不谋而合,只是你这建设更大,当然也更难实现。”齐先生点头又摇头,顺便又是一杯酒下肚。

建一座华夏书院就耗尽南越家底,还用了近十年时间,学生在书院还包吃住,也是也一笔长期的巨大投入,这对任何朝廷来说都是很大的负担。

你若是再搞个全民,呵呵。

冉岷也不过是提出个建议而已,如何实施他暂时还没考虑。

这又不是策论考试,有没有解决方案不影响评定。

“这有啥难实现的,全部百姓都能读圣贤书确实有些难,先让所有的穷苦孩子有书可读问题不大,朝廷派出银子办义馆,选有真才实学的先生教授穷苦孩子读书!所有花费朝廷掏钱。”酒劲上涌,冉岷开始红着脸吹牛皮了。

冉岷心想大不了把李默卖了,说自己跟世子很熟相当熟,那吹点牛皮还不应该呀。

齐先生有些发愣,这书生才喝几杯酒下肚,也太能吹牛了。

再说了有真才实学之人真有谁愿意做义馆的先生,那才能拿几个银子?你愿意?

想到这齐先生有些醉意的眼睛突然闪出光芒。

这些观点并不是冉岷一时兴起想出的,在书院、在游学路上做社论时,这种治国的问题跟同窗探讨多次。

很多建设也不是他提出的,现在借过来用用,显摆显摆,吹吹牛又不用掏银子。

“现在的义馆绝大部分都是富人家出银子创办,义馆先生都是谁出钱谁指派。南越朝廷正扩充军备现在很缺钱,真能拿出银子办义馆派先生?”齐先生追问道。

“让我办这事的话很简单,我不是跟你吹哈,我跟世子李默很熟,熟到穿一条裤子睡一个炕头,他是我小弟,跟他要点银子办个私塾他敢不给吗?”冉岷开始肆无忌惮的继续吹牛皮。

“真的?来喝酒,这一杯算我敬世子殿下的。”其实齐先生心里有些震惊,嘴上说着喝酒心里盘在算着冉岷的话有几分可信。

从韩奎和那个军兵的恭敬的表现来看,这两人定然不是普通书生。

由此可推断冉岷的话虽然有水分,但应该水分不多,可信。

这酒好像不难喝了,冉岷心里嘀咕,不自觉自己又添上一杯。

“若是真能实现必然可造福一方百姓,对于那些贫苦孩子来说可能会改变他们贫苦的命运,无异于再生父母呀。来,我再敬冉先生一杯。”齐先生竟然给后辈敬酒。

“应该的,读书人就应该为百姓谋福祉。”冉岷心里得意万分,这可是夫子敬的酒,一饮而尽。

这酒是越喝越好喝了。

“既然有为百姓谋福祉的办法何不试一下?”齐先生说着话又跟冉岷饮一杯。

“试!当然要试!日…日后有机会定然付诸行动。就…就按书院模式,也分斋教学,嘿嘿,我…我干脆建个书院得了,我自己当院长岂不快哉。”冉岷又一杯酒下肚,把酒杯重重砸在酒桌上说道。

冉岷这时感觉浑身轻飘飘,脑袋晕太舒服了。

“好,好呀,有魄力!就在这栖草县建,齐某人也能帮上点忙,这可是造福百姓的壮举,也符合圣人教诲。”齐先生也是酒劲上涌随声附和道,他也醉了不动脑子去思考这大大大牛皮了。

他语气急促双眼满是期待与崇拜的看着冉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