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许多淮南士兵的家乡在北方。所以这些士兵们都不敢恋战。于是,这些士兵大多数都投降了。
这时,司马师觉得机会来了。于是,司马师便命邓艾率领泰山各军万余人来到乐嘉县。
邓艾在乐嘉县做出了不堪一击的假象。以此来引诱敌军,引诱毋丘俭,文钦出击。
毋丘俭果然中计了。毋丘俭叫文钦来打邓艾。
这时司马师也从洙县赶来了。而文钦并不知情,他想夜攻邓艾。
天明时,文钦看到邓艾的大军之势。感叹自己中计了。
于是,文钦赶紧撤退。
而这时,司马师也到了战场。司马师指挥着大股骑兵。从后面袭击文钦,文钦大败。
文钦只能带着残兵败将逃到了吴国。
而这时的毋丘俭在项县城里得到消息后。慌忙弃城逃跑。
毋丘俭走到慎县以后,被一个躲在河旁的草丛里一个叫张属的老百姓射死了。
后来毋丘俭和文钦的两家人,只要是留在魏国的都被一并诛杀。三族都被诛杀了。
至此,淮南第二叛总算是被司马师平定了。
纵观这次平叛,司马师带兵布局应该是相当有智谋的。
毋丘俭和文钦带兵来势汹汹。但是司马师在临场调度上更胜一筹。
最后,毋丘俭和文钦的大败也说明了这一点。
司马师几乎用一种非常聪明的方法平定了毋丘俭和文钦的“淮南第二叛”。
司马师虽然平定了这次叛乱。
但是司马师在凯旋回归的路上,却发生了意外。
那么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司马师发生的意外的呢?
原来,司马师在带军平叛之前。他的眼睛上就有病。司马师是强忍着眼伤上战场的。怪不得有人劝他不要亲自出征。
司马师眼睛上得了一个叫瘤疾的病。经常是流脓,而且有时候还会致使眼睛震出眼眶。
再加上平叛过后,文钦的儿子文鸯又来带兵袭营。司马师惊吓过度。吃惊得竟然将眼珠子都震出了眼眶。司马师怕军心动摇。所以一直隐瞒了下来。
就是这样一个情况,最终造成了司马师之死。
在司马师死之前。魏国的西防线也传来噩耗。
魏国征西大将军郭淮去世了。陈泰接任征西大将军。陈泰主要管理雍,凉等州的军事要职。
不久,最终在255年正月。司马师痛死在了许昌,终年四十八岁。
司马师死后,三月。他的弟弟卫将军司马昭继承了他的职位。并任大将军,禄尚令书。
司马昭刚刚接替了他的哥哥司马师的职位。打算从许昌回到洛阳。
这时候却接到了曹髦的诏令。命令司马昭镇守许昌。不必回洛阳了。
原来这是曹髦的缓兵之计。目的是曹髦想摆脱司马昭的控制——你司马昭接到上诏。如果听从安排。那么洛阳朝廷便会再委辅政大臣;如果不服,你率军杀进洛阳。必成天下公敌。
谁知正当曹髦正暗自得意之时,司马昭却领着军队大摇大摆地开进了洛阳城。没杀也没打。只是布置在皇宫左右,然后大摇大摆地走进皇宫。就好像在说:“上诏?我没收到啊。”
此时的曹髦是不敢问司马师的事的。提都不敢提。不仅如此。还必须马上给司马昭安排工作。总不能让他一直站在皇城里跟自己对眼儿吧。
于是,曹髦下诏:升司马昭为大将军兼侍中,都督中外诸军事,禄尚书令。
而魏国的大权还在司马昭这里。
从此,司马昭开始正式走向三国历史的舞台。
司马昭在刚刚接到司马师的接力棒之后。吴国的孙峻将军就趁司马师刚死之机。亲自带兵攻打寿春。
最后,孙峻被诸葛诞打败了。并斩杀了留赞。
同样是三月。曹髦在皇宫内挑选了一个妃子。并把这名妃子立为了皇后。她就是卞氏。
卞氏就是卞隆的女儿(曹操的皇后卞氏的弟弟的孙子)。
正当魏国内部一件事接着一件事的发生。
而魏国的西北部也不安宁了。蜀军虎视眈眈。
这是因为姜维又要开始北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