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这件事可以看出魏延做梦就做出凶兆了。下来魏延肯定不好过了。
事实上魏延确实不好过了。
魏延从最初的与杨仪闹不和,逐渐地变成了自己的叛乱。
魏延先是带军占据了南谷口,率军主动出击杨仪的大军。
杨仪遇到这种事。立马命令王平在前军抵御魏延。
王平来到了前军。他看到前面有一路大军。前面为首的人就是魏延。
于是,王平就在两军阵前。出口大骂魏延道:“诸葛丞相刚刚去世,尸骨未寒,你们安敢如此!”
王平这一骂,可谓骂到魏延大军士兵们的心里了。因为大家这时都知道自己本是诸葛丞相的兵,现在谋反。就是不忠,所以整件事错在魏延。
于是,士兵们不听魏延的命令。都相继散去了。
魏延一看自己的军队都已经散完了。自己只是个光杆司令了。
于是,魏延和自己的儿子策马便逃。逃往了汉中城。
杨仪则是派马岱前去追击魏延。马岱追上魏延之后。斩杀了魏延。
魏延就此玩完了。
杨仪之后拿到了魏延的首级,用脚踩着魏延的脑袋,说:“你还能作恶吗?”便下令诛杀魏延三族。陈寿评价说,魏延不是反叛,只是因为平时与杨仪不和,被杨仪借机除掉罢了。
还有一个魏延闹不和的原因。
就是魏延每次随着诸葛亮出战,请求自己带兵一万,然后走与诸葛亮不同之路在潼关会合。诸葛亮制止了他,始终没允许。而且魏延经常慨叹诸葛亮太过于谨慎,叹息自己的才干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
魏延在诸葛亮北伐过程中,屡次献出奇策,可是都没有受到诸葛亮的采纳和重视。
因此,魏延与诸葛亮产生了芥蒂。
而后来的杨仪日子也不好过了。
杨仪自从全权掌握蜀军撤退的大权之后,而且又除掉了反叛的魏延。在蜀军上下建立了一定的威望。
并且杨仪私下以为自己的功绩足以继诸葛亮之位,而刘禅最终却把诸葛亮之位定为蒋琬。所以杨仪心里很是怨恨。
费祎来安慰杨仪,而杨仪却说:“之前丞相死去的时候,我若是带兵投降司马懿,怎么也不至于落到这个境地。”
费祎一听大惊,真以为杨仪要这么做。叛国!
于是费祎将这话告诉了刘禅,刘禅听后立马把杨仪贬为平民流放。
后来,杨仪又因为诽谤被捕,自杀。
杨仪至此也玩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