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34年。诸葛亮病重的时候。秘密开了一次高级军事会议。
这次高级军师会议上,除了蜀军前线最高统帅诸葛亮以外。还有长史杨仪。司马费祎,护军姜维。
在这次军事会议中,诸葛亮阐述了自己时日不长。在自己(指诸葛亮)去世以后。蜀军大撤退的相关事宜。
诸葛亮在这次大军撤退的计划中。准备让蜀军大将魏延来断后。由姜维将军负责带兵先行。
除此之外,诸葛亮还指出一点。如果魏延不服从的话。不用管他。就随他的便。大军还是在姜维的带领下,自行撤退。
诸葛亮去世之后,全军上下秘不发丧。连蜀军下级士兵都有不知道诸葛亮去世的消息。
杨仪命令费祎去向魏延传达诸葛亮的意思。
费祎到了魏延处。一五一十的把诸葛亮让魏延断后的命令传达给了魏延。
魏延这个人脾气不太好。听了之后说道:“虽然丞相死了,还有我在呢!府亲官属便可以将尸身发回安葬,我自己可以率领各路兵士去迎战。怎么能因为一个人死去就荒废了天下大事!况且我魏延是什么人,为何要被杨仪指挥,作断后之将!”
魏延严词厉语不同意丞相的安排。
杨仪等人得知消息后也很无奈。
杨仪等人只能安照计划撤军。
因为魏延与杨仪一直不和。魏延带兵日夜兼程。并赶在了杨仪大军前面。把所走过的地方都火烧了栈道。
杨仪带军一看前面的路。全被烧毁了。杨仪一看就知道是魏延干的。
杨仪大怒。
他不知道现在如何是好。现在只能“识时务者为俊杰”。换了行军路线。绕远一些,继续行军。
杨仪除了换了行军路线。还亲自写了一封信,上书刘禅弹劾魏延。
杨仪写的这封信里。说道了魏延要谋反之事。
这封信很快地送到了刘禅面前。而同时上书的不止有杨仪。还有杨仪的对手魏延。
魏延在杨仪上书刘禅的同时,魏延也写了一封信给刘禅。内容是上书刘禅说杨仪谋反。
魏延上书的内容肯定是不属实的,这个大家都能看出来的。
但是刘禅的书桌上放着这两封信。刘禅该怎么办呢?
刘禅这时只能就这两份书信。询问身边的大臣的意见。
大臣董允和蒋琬等人都肯定杨仪,而怀疑魏延。
大家都知道魏延这个人脾气很坏。不好与他相处。
其实在234年,诸葛亮第五次北伐。魏延被任为前锋军的时候。
一天夜里,魏延做梦,梦到自己头上生角,第二天起来,便找到随军的占梦人赵直。赵直回答说:“夫麒麟有角而不用,此不战而贼欲自破之象也!”后来魏延却对别人说:“角之为字,刀下用也,头上用刀,其凶甚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