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第四次北伐结束后,回到了汉中。
232年,回到汉中的诸葛亮在黄砂休整军队,还鼓励发展农业。而且还制造了更多的流马,木牛。以备军队所需。
诸葛亮在准备备战。还锻炼出许多精兵强将。
233年,冬。诸葛亮派出了各路部队运输粮草。并将大量的粮草和部队。集结于斜谷的入口。
这一年,刘胄反叛。马忠继承了张翼的职位,打败了刘胄,叛乱得以平定。
这一年发生的事也挺多的。
234年二月。诸葛亮经过三年的厉兵秣马的准备。开始了第五次北伐战争。诸葛亮率兵十余万从斜谷出击。这时开始用流马运送兵粮。
三月,汉献帝(山阳公)死去了。时年54岁。
汉献帝死了,一个时代也就结束了。
诸葛亮出了斜谷道。到达了武功五丈原(今陕西省岐山南)。并屯田于渭滨。
诸葛亮在进军五丈原期间。派了使者到东吴。希望孙权能同时攻魏。
四月,诸葛亮大军到达郿县,在渭南(渭水南岸)的五丈原下扎下了营寨。
这时司马懿则是率领魏军背水筑营,与诸葛亮形成了对峙局面。
司马懿对于这次战争的想法。是想用老办法。打持久战。来消耗蜀军粮食。让蜀军自己撤退。
就在司马懿准备在此驻守很长时间。魏将郭淮来见司马懿了。
郭淮认为蜀军重点不是五丈原。蜀军必会争夺北边的北原。
后来,司马懿认同了郭淮的想法。便派郭淮前往北原进行防备。
果然,蜀军到了北原。被郭淮击退了。
正当司马懿与诸葛亮相持之际,东吴的孙权开始响应了。
五月,孙权攻打合肥新城。魏将满宠在合肥新城抵御吴军。
魏明帝曹睿看局势不利,便御驾亲征。在合肥新城击破了吴军。
早在司马懿和诸葛亮相持阶段。其实五丈原之战的幕后操纵者不是司马懿而是魏明帝曹睿。
司马懿屡次向曹睿请命,想与诸葛亮一战。
曹睿则是下了诏书,不允许司马懿出战。诏书中说:司马懿只要坚守阵地,挫败诸葛亮的士气,对诸葛亮作战采取进不让他得逞。退不跟他作战的方法。时间一长,诸葛亮粮草用尽,而战事又没有什么进展,一定会退兵。当蜀军退兵的时候,出兵追击!
而这时,击破孙权的曹睿。也从前线进军到了寿春,正在检录各将领的功劳,封官授爵赏赐嘉奖众位将士。
曹睿临危不惧。他认为“孙权已经退走,诸葛亮必然破胆,大军足以致胜了。我没有忧虑了。”
到了同年的八月份。司马懿已经和诸葛亮相持了一百多天。诸葛亮多次挑战。司马懿还是关门不出。
诸葛亮甚至采用各种方法,诱导司马懿出战。但都以失败告终。
诸葛亮先是写信宣战,又送妇女的衣物挑衅。想引司马懿出战。
司马懿看到这种情况,也一度恼羞成怒。上表给曹睿。请求出战。
曹睿则是派遣了卫尉辛毗执持符节,暂时担任大将军军师的身份来监督司马懿的行动。
辛毗来到司马懿的军营。命令司马懿坚决执行曹睿下的“不得出击”的命令。
后来司马懿大军始终也没有出阵。
这时,诸葛亮的护军姜维对诸葛亮说:“魏军这次派辛毗前来督战司马懿,我看敌军是不会再出战了。”
而正沉迷于挑衅司马懿的诸葛亮,还是执迷不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