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可乐回到裁判席后排的位置,给杜新五和霍冬阁分别递上一个耳朵眼炸糕,自己嘴里含着大半个炸糕,口齿不清地说道:“奶们也尝尝”。
杜新五哭笑不得地接过耳朵眼炸糕,开口想继续讲刚才打算说的比赛评论,却一时想不起要怎么说了。他只好低头吃炸糕,吃了好几口,才说道:“梅花拳是真正战场上的功夫,是使大刀、长剑的。用梅花拳法,还抢攻文书礼的弟子,没有多少机会。”
付可乐虽然在吃糕,思路却还敏捷,问道:“梅花拳也应该用诱招对八极拳的诱招?”
杜新五吃完最后一口糕,回味了好一会儿,才想起了点点头,又道:“梅花拳练到顶尖,拳无拳,艺无艺,无艺之中才是真艺。而不是他在打的现成的套路。”
休息时间到,下半区的第二场比赛开始了:张军侯(潭腿)对阵沙青树(醉八仙拳)。
张军侯,山东人,山东国术馆潭腿教习。潭腿起源于山东省临清龙潭寺,故称为潭腿。“练拳不练腿,如同冒失鬼”,因此潭腿也被看出是武术基础训练项目之一,就像是其他众多功夫的“药引子”一样。
沙青树,天津人,天津耀华武术馆教习。醉八仙拳是以道家的八仙为名,模仿八仙各自饮酒的醉态而形成的传统拳术。属于象形类拳种之一。
中国武术里一直有“南拳北腿”的提法,南拳指的“洪拳”,“北腿”就是潭腿。潭腿充分利用了腿长而且力大的特点,讲究“拳三腿七”,“拳是两扇门,全凭脚打人”。潭腿有多个流派,但是大体风格都比较接近,都遵循“起腿不过膝”的原则。早年有些练潭腿的武者,会特意在低矮、狭窄的地窖过道之内练习腿法,以此来训练在非常小的区域内快速有力地出腿。
醉八仙拳表面上托八仙之名,实则将八卦五行之拳理隐藏其中。吕洞宾属乾,属金;铁拐李属兑,属金;何仙姑属坤,属土。曹国舅属艮,属土;张果老属震,属木。蓝采和属巽,属木;韩湘子属坎,属水;汉钟离属离,属火。醉拳在发展过程中,吸取了“地趟拳”的技法,从而形成了自己的风格特点。
潭腿比较克制近身格斗,但是却也不算尽善尽美。谁都知道,用腿踢人的时候,自己往往会露出很大的破绽,而且下盘不稳,失去重心。所以,在两宋时期,潭腿一直都是优缺点同样突出的功夫。后来,在明朝正德年间,河南嵩山少林寺的相济禅师拜访龙潭寺,并用他自己擅长的少林罗汉拳和潭腿交换。二者互相取长补短,潭腿利用罗汉拳弥补了近身搏击中的不足,少林寺则利用潭腿提高了罗汉拳在中远距离上的攻击力。更重要的是,少林寺作为当时的武林领袖,它对潭腿的包容吸收,恰恰也是最好的一种推广。
沙青树腿走八卦方位,醉眼朦胧,跌跌撞撞、摇摇摆摆;实际上他是形醉意不醉,拳醉心不醉。吕洞宾,醉壶提酒力千斤;铁拐李,旋争膝撞醉还真;钟汉离,醉步抱埕兜心顶;张果老,醉酒抛杯踢连环;韩湘子,擒腕擎胸醉吹箫;蓝采和,单提敬酒拦腰破;曹国舅,仙人敬酒锁喉扣;何仙姑,弹腰献酒醉荡步。
但张军侯的潭腿已经有整整20年的火候,擂台上的两人交手不多时,沙青树就明显不支,肋部和小腿分别中了一脚。随后他再勉强支撑了一会儿,就卖了个破绽,借着连退数步躲避张军侯的连环腿再加膝撞的时候,滚落擂台认负了。
于是,下半区的第二场比赛结果,张军侯(潭腿)胜沙青树(醉八仙拳)。
虽然获胜的是外地选手,但是因为他是使用腿法为主的拳师,打斗的过程往往动作特别潇洒,场面更显精彩,观众们还是很热心地鼓掌,大声叫好。
例行的休息时间内,付可乐这一次老老实实地听了杜新五的评论。杜新五给出了这样的评价:潭腿本来相当克制地趟类功夫,再加上潭腿一方面的选手练功火候远远超出,这样的结果是必然的。另外,杜新五表示他个人认为,醉拳的表演性质比较突出,艺术性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