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术健身锦标赛,男子十六强战下半区的第二场比赛开始了:朱赛舟(戚家拳)对阵沈常青(自然门)。
朱赛舟,浙江温州人,戚家拳高手。戚家拳是明代著名爱国将领、伟大的民族英雄戚继光,综合当时各家著名拳法之长创编而成。后世著名的最古老的陈氏太极拳就是陈王庭根据戚家拳和自己的实战经验编排而成的,可见戚家拳之威力。
沈常青,湖北人,是自然门的第三代传人,“南北大侠”杜新五的弟子。自然门一向注重的不是拳而是内功,即自然功。沈常青还曾经得到其他多位武学宗师的真传,数年前担任广州两广国术馆馆长期间,堪称打遍两广无敌手。
戚家拳古朴无华,实战性特别强。刚柔勇猛,缠裹挤靠,非踢必打,非摔必拿。闪展穿跃,气势磅礴、节奏鲜明。动如闪电疾发,静如古井无波。势势相承,克敌制胜,变化莫测。朱赛舟的戚家拳虽然还只有七八成的火候,但是他天赋甚高,身体素质又极佳,所以也能将戚家拳的威力尽数发挥出来。
沈常青脚下步法如鸦雀蹦跳一般,闪时如清风,躲则如抽鞘,这雅雀步使得他的两足如磨心,重心极稳,却又活泼如灵猴,机动性十足。他的双手看似随意地在画圈,缓慢而不停歇。这内圈手实是内外兼修、外练带动内修的功夫,异常奥妙。最为关键的是沈常青的一举一动,一招一式,都加持着自然门的大力神功。
此功是杜新五所创的自然门筑基功法,它将修炼者的人体当作一个整体看待,练就全身完整的劲力,使人体的各个部分都能达成神勇之功。大力神功练成之后,再修炼其他武学,则都有事半功倍,威力大增之效果。
两人斗得一阵之后,朱赛舟就感到骇然,因为他击中对手的两下,虽然不是什么要害的部位,他感觉到对方的身子坚硬如铁,若无其事的承受了他的这两击。他不知道沈常青早已经练成铁豹护体功,即使不运气的情况下,周身也能承受一般人的拳打脚踢,而不会有什么伤痛。
朱赛舟还是第一次碰见功力这么深湛的对手,他毕竟还是年轻,求胜心切,立刻就调整了战术,招招只奔着沈常青的要害部位而去。而这就违背了戚家拳的拳意了,势与势之间的连接不再天衣无缝,招式的变化也少掉了一大半。没过多久,就被老练之极的沈常青找到一个破绽,将朱赛舟击倒了一次,却没有乘胜追击。其实是戚家拳现在流传不广,沈常青嗜武如命,有机会遇到难得一见的戚家拳,他当然想多看看。
朱赛舟却不知道对手其实已经放过一个将他击落台下的机会,他迅速跃起再度投入战斗。两人又斗了四五十个回合,沈常青大概是觉得对手此刻已经乱了章法,再看下去没有太大价值了,就再度将朱赛舟击倒,这一次他就揉身而上,接着出手将对手推出了擂台。
男子十六强战下半区的第三场比赛结果是:朱赛舟(戚家拳)负于沈常青(自然门)。下面大多数的观众眼力有限,没看出这其实是一场相当一边倒的比赛,人群还是大声为精彩的比赛鼓掌叫好。
又到了休息时间,这次杜新五没有发表评论,当着别人面夸自己徒弟的事情,他不喜欢干。他现在心里想的是要不要把自然门大力神功授予付可乐和百里藏锋,这两个傻小子,也不知道正式向他拜个师。难道他还要自己把自己的绝学白送出去不成?
一刻钟之后,今天的最后一场比赛,也是男子组十六强的最后一场比赛,决定谁是最后一个八强人选的比赛开始了:邵侠(形意拳)对阵刘志高(岳氏连拳)。
邵侠,本次锦标赛最年轻的男选手,年仅18岁,天津大韩庄人,霍远甲的同乡。邵侠的父亲邵牧侠,原名邵金镛,是和霍远甲齐名的武学大师,精通形意拳、八卦掌。邵牧侠早年曾经任南开大学的国术教习,此时在红军队伍中举足轻重的周委员,也曾经跟他学过形意拳。
刘志高,河北雄县人,岳氏连拳高手。岳氏连拳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拳术,由宋代名将、民族英雄岳飞所创。据说是岳飞师从周侗学习形意拳,后来周侗的好朋友,一位老和尚又教他实战性很强的散打武艺。岳飞据此结合自己的实战经验整理改编成岳氏连拳,流传至今。
形意拳在明末初创时,叫心意六合拳,指的是,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力合,肩与胯合,肘与膝合,手与足合。后来心意拳在道光年间经过李洛能的改革成为形意拳。形意拳开始追求内意和外形的高度统一,后世尊李洛能为形意拳祖师。形意拳的有三大基本内容:三体式站桩、五行拳和十二形拳。
岳氏连拳,又名岳氏鹰爪,亦称鹰爪、鹰爪拳。也有称其八翻手、子母拳的。表示拳法子母相生,富于变化。岳氏连拳的手法包括:捆、拿、锁、靠、推、打、刁、捋。步法主要是直进直退。用劲刚健明快,讲求吞吐沉浮,刚中寓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