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基业乃奠定唐基业的胡国公秦琼秦叔宝嫡派子孙,但此事无人知晓。
古人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是指任你当下做多大的官,享多大的福,只消过个五代,你挣来的富贵就销蚀殆尽,庇荫不到子孙身上。
秦基业有感于杜甫写曹霸落魄潦倒的诗歌有这样凄冷的开篇:“将军魏武之子孙,于今为庶为清门。”但玩得一手好画笔的曹霸尚有“将军”称号,而耍得一手好兵器的秦绩则在刚从军不久就遇到百年一遇的恶疾。
那是十多年前,在朔方军西征路上。大军剿灭降而复叛的突厥部众,秦基业身为掌旗官,给凛凛的寒风吹倒,患了可怕的时疫。此疾极易传染,随军医博士束手无策,为避免给将军定为替罪羊,人头高挂辕门,只好不告而辞。
军中是阳刚友情滥觞场,但来势汹汹的时疫吓坏了秦基业的袍泽们。为避免传给战友,为安抚军心,他对最为交好的大哥刘韬光交了底儿:“天不容我立功大唐,地不许俺显扬祖宗。命既如此多舛,不活也罢。幸而上无父母,下无子女。兄长可趁夜黑抬俺出去,弃在大漠上喂狼。”
刘韬光长秦基业十多岁,为百人队长。他生于寒门,为了改变宿命,作战身先士卒,将息身后他人,虽深孚众望,却与秦基业最为交好。
刘韬光开小差,将秦基业背入香火阑珊的北朝造像石窟。又假冒洞窟僧人,步走几十里地,求药、化缘于流动的牧户和定居的村民之间。为此,秦基业既没病死更没饿毙。
为把秦基业弄回长安,刘韬光偷返部队找马,给发现了抓起来克期处死。听说秦基业吃了某个路过的老者施舍的药丸,至今活着,节度使大为惊讶,便问明前因后果。他赦免刘韬光,令他率几个尚未染疾的士卒,去追那个轻松看好时疫的老者。一路上遇见不少吃了老者药丸康复的病人,都说那是死而复活的孙真人孙思邈。
刘韬光日追夜赶,终在玉门关找见老者。老者只承认自家是孙真人影子,听说西征大军大部病倒,慨然将药方写给刘韬光。
战胜了时疫,节度使松了一口气,特许立下大功又筋疲力尽的的刘韬光脱籍回乡。刘韬光惦记秦基业,很想带着他一同东归,从此以行医卖药为生。
可惜临行前,秦基业复发了,只好重回洞窟等待康复。他保证好透了去长安找刘韬光。但在长安发了财的刘韬光始终没等来秦基业。
原来,他在回归长安途中迷了路,只好投身贩马队,随胡人出没瀚海沙碛。再后来,他摸出了门道,自立门户做相同的买卖。
一次,他和手下遭到曳落河四兄弟偷袭。眼看上百头战马要给夺走,忽然来了转机。有一匹烈性子的公马受了惊,竟朝着从四兄弟的幼妹,刚从马上掉落的突厥小姑娘奔去,眼看踩死她。正在追逐突厥汉的秦基业及时掉转弓弩。那马中箭倒下了,小姑娘幸免于难。小姑娘正是给秦基业取了汉名翻雨的阿史德美娜。四兄弟感念秦基业的恩德,从此追随秦基业贩马为业。
许多年过去了,秦基业并未发财,曳落河也没致富。
贩马是高危职业,虽秦基业前期赢加赢,利滚利,积累了一定的财富,可惜在最后一次赌博式的扩大再生产中大获全输。上千匹战马得了莫名其妙的瘟病,死得连五个人骑着回梁的马匹都难以凑全。幸好天无绝人之路,地有救生之德,一个去大食国贩丝的波斯行脚商正好路过山穷水尽之处,把浸染沉疴的小妾和一匹骆驼一头毛驴交付秦基业,说全看他和小妾的造化如何了。
造化既好又坏。好的是,靠着骆驼和毛驴,秦基业、曳落河顺利返回凉州,治好了行脚商的小妾,一个有着一半胡人血统的美娇娘。坏的是,一年后,美娇娘在广陵给秦基业生下叫秦娥的闺女不久,又罹患重疾,终告不治。
痛定思痛,秦基业终止贩马,以仅剩的钱财安置好曳落河四兄弟,独自定居洛阳,用在歧王府当亲兵队长的薪资养活女儿。
秦娥长大到六岁。一日,绝地等四兄弟来找秦基业,说自打安禄山成为大唐北疆的守土大将以来,战马已越来越值钱;他们兄弟最近当贩马队保镖,挣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四兄弟恳求秦基业重拾旧生计。秦基业心动了,便把秦娥寄在老友万鼎丰开的王侯楼。
从那时到现在,近十年,秦基业和曳落河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生意从渤海做到突厥,从天竺做到吐蕃。可惜,最后一次从大食国东界低价买到的三千匹战马驹,在东归路上给一支不明底细的匪徒设伏偷袭了。除了秦基业和绝地四兄弟因战力高强幸免于难,其余手下尽皆战死。
秦基业和四兄弟养了半年伤,又用半年苦觅那些打着秦字印戳的战马。西边东头的军镇,能去的都去了,还是不曾找到任何一匹。战马和匪徒仿佛落在瀚海沙碛里的雨水,再也找不见踪影。五人只好返回梁州,绝口不提过去,也难得计划未来。
一个路过凉州街市的白衣老叟惊喜看着给人相马的的秦基业,说曾在更西边的某造像石窟看见过他奄奄一息,更曾喂过他一颗孙真人的药丸。秦基业恍然大悟:虽说当年是刘韬光将他弄进石窟,给他化缘来了食物,但真正治好他的,应是这位与孙真人有某种神秘关联的白衣老叟。
白衣老叟否认曾以孙思邈的名义写下药方,白赠刘韬光,从而救下大唐的西征大军,说那是另一个人干的善事。但他断定这次久别重逢,秦基业有了改变命运的契机。说罢,念了首谶诗,希望他尽快弄清这文字背后的:
燕燕飞上天,天上女儿具白毡,毡上有千钱。
白衣老叟翩然而去了,秦基业苦苦思索谶诗究竟什么意思,甚至不惜讨教当地难得一见的儒生。可怜的文士学识见闻都有限,都不明就里。
不久,安禄山在范阳招兵买马的消息传来,秦基业有所感悟,便带曳落河们投效安禄山。他有强烈的直觉:此行多半能见到多年前给神秘匪徒抢走的战马。
一次,在围剿同罗人的战事中,秦基业仅率曳落河四兄弟和十个步兵,便把三百同罗马军打得稀里哗啦。安禄山大喜,亲点这些勇者进入秘养的死士部队。该部大将是安禄山寺人男宠李猪儿。
接着,秦基业果真找到了过去的战马驹。不是几头,而是上千匹。虽已长大,但臀部的秦字戳记清晰可辨。
没过多久,他竟意外救下随大臣冯神威前来慰问安禄山的黄幡绰。圣人令黄幡绰随行,乃因他模仿圣人说话,就连太真娘娘听了都以为太真。因此,当冯神威转达圣人要求,安禄山须尽快回京城与圣人同住一年的敕令遭安禄山婉拒后,穹庐上空便响起圣人的责问:“怎么,安爱卿要反么?!”
安禄山立刻跪伏在地,连声说不敢不敢不敢不敢。
当知道这是黄幡绰的声音,安禄山不禁大笑,说学得像,太像了,太太像了。
安禄山召集亲信,商议如何应对圣人邀请。哪想到这个地方重新出现黄幡绰,只是没人认得出他。他装成因喝醉而没法到场的李猪儿。这一点不难。李猪儿生得如人间好女子一般美,而黄幡绰外貌也很阴柔。
安禄山大将何千年一个时辰前还跟李猪儿喝过酒,现在因没从“李猪儿”身上闻到酒味,不禁端详他起来。黄幡绰见要败露,不禁慌乱,多亏无意中认出一个军官竟是多年前在歧王府认得的秦基业,便用眼神央求他救自己。
秦基业便让绝地赶紧去架李猪儿来,又叫超影冒充安禄山卫兵,禀告何千年外头有人找他,从而争取到时间,用真李猪儿取代了假李猪儿。
来找何千年的是冯神威,表示圣人很赏识他的忠勇,希望他别辜负朝廷的信任。何千年发誓节度使召集会议,是为了商讨如何抵御东西两头的敌人,并非商讨如何应对圣人对他的召回。对此,冯神威姑妄信之,随即离去了。何千年返回会场,站在李猪儿对面,就着昏暗的光线重新审视他,这才发现他身上真有酒味,方才因种种缘故没闻到罢了。
黄幡绰深受圣人宠爱,这次来了,定要回报老人家,便在听说李猪儿醉酒不能与会,冒死装扮他而来。可惜给何千年怀疑了,要不然有可能听见安禄山的军事部署,从而为圣人赢得备战的时机。
就这样,秦基业找到了给掠夺的战马,也验证白衣老叟的谶诗应在安禄山起兵于古燕国所在地。
他送别黄幡绰,听到那个伶角儿说:“安贼真要反了,不然朝中某位举足轻重的大臣不会将一个儿子交与我带去江南昆山。”
这就让秦基业想到一个不辜负白衣老翁好意的计策。他对绝地四兄弟保证这是上好的买卖。
“从前,我等是马贩,而今要做‘人贩’。图的也是钱,要的也是利。”
他清楚不能劝说三品以上大臣,他们的子嗣是整个帝都官宦人家女眷关注的焦点,无法莫名其妙失却踪影。最佳人选是五品以下官员之子,父系或母系最好有江南背景,那样,不远万里去江南,就可以说成省亲。
他贩马不限地界,也曾到过江南,偶尔相识做得一手好菜的封雨亭,后来听说他仅凭几个独创的招牌菜就成了天子的尚食总监。估摸好了可行性,他便秘密造访封府。
表面上,封大人不信安禄山会反,谢绝秦基业提议,但私下里寻问连襟谢大人有关安禄山的反迹。谢大人官做得大点,轻易列举出安禄山要反的种种迹象,不仅要封大人同意秦基业的条件,还一并将长子宝卷托秦基业带去。
如今万事具备,只欠东风:专等宝卷、封牧尽快上路了;或者说,专等有法子主动弄二位不肯动身的王孙动身了。
※※※
翌日一早,秦基业重新来封府,谢大人也在。
二位大人早就取得一致,便一红一白说了起来。
谢大人很是鄙薄刘韬光盘剥黎民的商贾身份,却又说添加敢斗未必是坏事。封大人老调重弹,坚决反对敢斗入伙,怕人多泄密。几个回合下来,谢大人又站到连襟一边,说:“是啊,这事儿若给发觉,天子定然雷霆震怒说李唐江山坚如磐石,偏你几个吃朝廷俸禄的大员偏信一介白丁,认定国家危如累卵。既如此,朕成全你们,灭了你们的族如何!”
“可见知道此事之人不宜多!”封大人说。
秦基业在江湖浸淫久了,看出他俩要的是什么,便滔滔不绝堆砌敢斗入伙的种种好处,以这句话为重点,最终说:“至少我那恩人钱财丰饶,盘缠二位大人也好少花点。”
二位大人摆出经秦基业点拨豁然开朗的嘴脸,饶有兴趣打听敢斗年龄与品行来。
秦基业概括道:“小家伙煞是机灵,妙想多多。路上如遇见麻烦,定是我的好帮手。”
二位大人十分满意秦基业将敢斗定为宝卷、封牧的下人,便全然首肯了。
这当然不是秦基业的本意,但他懒得纠正,心想:“真上了路,天高皇帝远,诸事还不是我说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