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北魏没有薪水一说。鲜卑人还保留着部落时代的习惯,平时在家生产,战时随军出征。战争掠夺来的战利品就是他们的工资奖金。掠夺成性之后,和平时期也收不住手。当官的想方设法贪污受贿盘剥百姓。官吏不以贪污为耻也不以清廉为荣。
社会风气败坏,民变因此加剧。
拓跋浚上台后奖赏清廉,惩办贪污,力图扭转社会风气。
汉人大臣高允家境贫寒,住的是茅草房,吃的是粗茶淡饭。日常花销全靠儿子上山砍柴维持。拓跋浚去他家串门,以为进了贫民窟。家徒四壁不说,一家人啃窝头就咸菜。拓跋浚唏嘘不已,当即下令重赏高允,把高允树为清廉的榜样,号召大家向他学习。
对于贪官,他抓住就严惩不贷。拓跋浚规定贪污超过两匹绢就砍头。他经常派人换上老百姓的衣服下去暗访,寻找官员犯罪违法的线索。
拓跋浚废除了父亲拓跋焘的禁佛令,迎合民心。
很多鲜卑人信佛。鲜卑人进中原后抛弃了他们的萨满教改信佛教。萨满是巫师的意思,最重要的宗教活动就是跳大神。现在东北还有跳大神的,据说可以通灵。鲜卑人进中原接触到佛教,发现自己是小巫见大巫,于是纷纷改换门庭信了佛教。
有如此广泛的群众基础,拓跋焘灭佛不得人心。所以拓拔浚上台后放松了禁令。
拓跋浚的种种措施使北魏社会渐趋稳定,把行将崩溃的北魏挽救回来。
不过拓跋浚休兵养民也并非完全不动刀兵。他在位期间也打过几仗。
最大规模一次战争是讨伐柔然人。柔然先前被拓跋焘打败,远逃漠北,但时不时还会南下骚扰北魏。拓跋浚率领十万骑兵横穿沙漠深入漠北攻击柔然。柔然人向西逃走,在西域赖了一段时间后奔向欧洲。跟当年的匈奴人一样,柔然人也去祸害欧洲。令欧洲人闻风丧胆的阿尔瓦人就是从远东西迁的柔然人。
拓跋浚出兵攻打吐谷浑也大获全胜,缴获了30万头牲畜。
拓跋浚死后,儿子拓跋弘即位。他把拓拔浚的中兴推向盛世。
刘子业不愧是刘骏的儿子,跟刘骏一个德行,多疑嗜杀并且YL。
别看他小小年纪,权力意识非常强。他一上台就要求当家作主,任何企图阻止他为所欲为的大臣都被他干掉,即便是他爹给他指定的辅政大臣也不能例外。朝内、宫内的旧人大多被他杀掉或撵走,取而代之的是他喜欢的人。有一个受他宠爱的宦官直接被封为将军。
他跟姐姐关系亲密,同出同入同车出行,毫不避讳,甚至还替姐姐拉皮条,为姐姐找了一大帮面首(男宠)。
他本人也非常YL,看上谁就弄进宫里。他把自己的亲姑姑也纳为自己的妃子,杀死一个宫女假称姑姑病亡,以公主的礼仪为她举行了隆重的葬礼。他的姑父密谋推翻他,被他亲手杀死。
他的叔祖刘义恭见刘子业实在不像话,密谋将他废掉。结果事不机密被刘子业知道,参与密谋的人全部惨遭灭门。他还把刘义恭开膛破肚,把眼珠剜出来泡在蜜里,称之为鬼目粽。
他担心其他刘氏宗亲会跟他争夺皇位,开始新的一轮骨肉相残。
因为刘骏曾经动过心思改立殷淑妃的儿子为太子,因此殷淑妃的儿子就被他视为威胁。他把殷淑妃的四个儿子一个女儿全杀了,一个不剩。殷淑妃的儿子最大的才9岁。就这样还不解气,他又去扒了殷淑妃的坟作为报复。他还想扒了刘骏的坟。有人劝他扒亲爹的坟对自己不利,折寿。他这才住手。他让人往他爹的坟上泼猪血诅咒他爹,并且令人把祖庙里父亲的画像改成一个大酒糟鼻子加以羞辱。
事实上他爹真是个酒糟鼻子。画家画像时刻意遮掩了这个缺陷。刘骏偏给彰显出来,糟践他爹。
他的弟弟们毕竟年岁还小,对他暂时构不成威胁。但是他的叔叔们年纪可不小了。他担心叔叔们作乱,把他们全部抓来软禁在皇宫。
他把对父亲的怒气撒在叔叔们身上,鞭打他们,羞辱他们,把他们关入猪笼喂猪食。他把叔叔刘彧[yù]扒光了扔进泥坑,命令他用嘴把槽里的猪食吃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