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458年——465年??刘宋皇位更迭频繁,皇室骨肉相残,皇帝暴虐无状。
北魏和刘宋这期间都专注于内政,对战争不是太感兴趣。但边境地区处于敌我对峙状态,难免有擦枪走火的时候。
公元458年,宋军在青州的清水(济水下游)东岸筑城。筑城的目的是防御。但北魏的理解是刘宋将要再次北伐。于是魏军向青州发动进攻,试图摧毁那两座城。
刘骏派大将颜师伯率军迎战。颜师伯依靠防守反击的战术,连战连胜。刘骏大喜,下令嘉奖,希望颜师伯伺机收复失土。
魏军不甘心失败卷土重来。两军在青州展开激战。魏军大举围城。颜师伯派军增援,与守军内外夹击,大破魏军。魏军溃败而走。颜师伯全线出击,穷追不舍,连下七城,一直把魏军赶过黄河。
拓拔浚当时正在远征柔然,不想两线作战,没有再组织兵力反攻。
刘骏在位期间致力于皇位稳固,国内倒也相安无事,在位后期又开始放心大胆地淫乐。
他把刘义宣的四个女儿都收入后宫。刘义宣是他叔叔。刘义宣的女儿就是他的堂妹。这四个堂妹当中有一个长得非常漂亮,也会讨人欢心。刘骏非常喜欢她,天天和她膘在一起。为了遮人耳目,他谎称堂妹姓殷,封为淑仪。殷淑仪为他生了五儿一女。
后来殷淑妃死时,刘骏为她找了一块风水宝地来安葬她。墓地在建康郊外的岩山上。为修建墓地,他让人专门在山上开凿了几十里的山路。因为工期催得紧,累死了很多百姓。
据说刘骏为殷淑妃造了一个抽屉式的棺材,思念她的时候就拉开看看。看来刘骏对殷淑妃真的感情很深。
陵墓修好后,刘骏为殷淑妃举行了江南有史以来最隆重的葬礼。皇帝驾崩都没那样大操大办过。
刘骏时常带领群臣去墓前凭吊殷淑妃。有一次,他让群臣哭祭殷淑妃,谁哭得最痛就重赏谁。有一个家伙哭得最痛,顿足捶胸,声嘶力竭,鼻涕一把泪一把。刘骏非常满意,封他为刺史。后来同僚为他你怎么哭得那么痛啊?他说我不过是在哭我死去的小妾而已。
刘骏好喝酒,醉生梦死,很少有清醒的时候,经常批改着奏章就趴在几案上睡着了。不过也很神奇,如果手下送来紧急公文让他批示,他马上就能清醒过来,一点醉意不见,立即拿过公文批阅。他靠着这手绝活,倒也没耽误工作。但是身体受不了啊。他最终因为酒色过度,死了。
公元464年,刘骏死在他刚修好的玉烛殿内。
刘骏晚年不仅好酒色还好奢华,大兴土木,修造豪宅。他爷爷刘裕住的宫室低矮俭朴。刘裕死后,这里变成纪念馆,陈放着刘裕早期当农民使用过农具和日常用品。刘裕希望后人崇尚节俭,体恤百姓。刘骏打算盖新房,看上这块地皮。他带着手下进去一看,跟进了农家院一样。手下极力吹捧刘裕的节俭朴素。刘骏不屑:一个老农民能用上这些东西就不错了。他把刘裕的宫室拆了,建起一个金碧辉煌的大宫殿,也就是玉烛殿。他刚住进去就死了。
刘骏临死前遗命太子刘子业继位,让叔叔刘义恭和颜师伯、王玄谟等人辅政。
刘子业当时16岁。这是个四六不懂的孩子。他对父亲之死毫无悲伤之色。大臣们见了都暗自摇头叹息。
刘子业母亲在刘骏死后病倒了。刘子业从不去探望。太后思念儿子让人去叫。刘子业说病人的房子里鬼多,我怎么能去?太后气得叫人拿刀来剖开她的肚子,想看看自己肚子里怎么会生出这种东西。
太后连气带病没两天就死了。
当年,浙江大旱饥荒遍野。“米一升钱数百,建康亦至百余钱,饿死者什六七”。有人根据《宋书》推算,建康一地就饿死30多万人。
刘子业并没有任何表示。他亲爹亲妈死活他都不在意,哪里会在意百姓的死活。
在刘骏死后的第二年,北魏皇帝拓跋浚也死了。他被称为北魏的中兴皇帝,把北魏带出内乱频发的漩涡。
拓跋焘年代穷兵黩武,百姓不堪重负。加之贪官污吏强取豪夺,百姓更是雪上加霜。北魏社会动荡,民变频发。拒统计,北魏是历史上民变最多的王朝。它能坚持下来已是奇迹。
拓跋浚上台后决定休兵养民,给百姓了一个喘息的机会。他对部下严加管束,提拔贤能,倡廉反贪。对百姓尽量以安抚代替高压。北魏因此逐渐趋于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