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整个诸侯列国之中,在齐国的这个重大的变化中,晋国一直忙于痛打中行氏、范氏落水狗的状态,晋国趁着齐国的内乱,鲁哀公六年,春天,赵鞅带领部队进攻鲜虞(中山国),为之前其帮助范氏和中行氏的行为,进行惩罚。
晋军在赵鞅的带领下,与齐、卫、郑、鲁闹的不亦乐乎,打的风生水起,导致中原诸侯国的形式一片混乱。
卫国内乱,因为国君死亡的继承问题。
齐国内乱,也是因为国君死亡的继承问题,田氏(陈氏)开始独霸齐国的朝纲。
现在,只有在南方的吴国,像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星,呈现出霸主中兴的气象。这几年,吴国真是顺风顺水,在老吴王阖闾和新吴王夫差的带领下,于上个时代一下子打垮了楚国,接着又在新吴王夫差的努力下,击败了越国,将越王变成了自己的阶下囚,这简直是一副打遍天下无敌手的态势。
吴国在与楚国的争斗上,继续发挥光荣传统,抗楚救蔡,将被楚国灭掉的蔡国,迁到吴国的势力范围州来地区,这就是后来的下蔡,彻底的变蔡国为吴国的附庸诸侯小国,在华丽的完成了一系列的动作后。
吴国为了报复楚国伐蔡,打着正义之师的旗号,吴国直接就是反手一击,进攻楚国的小弟陈国,让楚国的大臣们人心惶惶,不敢正眼看吴国一眼,幸亏楚国令尹分析,说这个吴王夫差不如之前的吴王阖闾,必定的会失败的,现在不用非要拼个你死我活,就是耗,也会耗死吴国的,其实这就是楚国实力不如吴国,给自己找了一个台阶而已,不过,这样一来,楚国才算是安定下了楚国的群臣的恐惧之心,继续的暗中积蓄实力。
你说,楚国现在见了吴国,就像是:老鼠见了猫一样的可伶。一个响当当的大国,竟然落得这样的下场,真是风水轮流转,大哥轮流当,江山轮流做。
要是当年的那些历代雄才伟略的楚王们,知道现在这个样子,活活的就给气死了。
鲁哀公六年,公元前489年,春天。
踌躇满志的吴国,现在已经是风生水起了,在短短的几年里,打败了楚国,打败了越国,扶持了蔡国,修理了陈国,真是一帆风顺,现在的吴王夫差,就差长上一对儿翅膀儿,马上就扑啦啦的飞起来了。
所以,吴国开始有了自己的打算,他准备接过之前楚国的枪,发扬南方强国的伟业,继续进军中原,实现吴国的霸主之梦。
更何况,现在的中原局面对吴国来说,真是形式一片大好,非常好,非常妙,乐的夫差呱呱叫。
目前,北方的大哥晋国已经和中原诸侯们打成了一锅粥,实在是没有精力限制吴国的北上发展,这就是大势所趋,不过吴国北上的征程中,陈国一直是个鲜疥之疾,铁心跟定了楚国,必须要处理这个问题,解除北上的障碍。
这年春天,吴国趁着有利的态势,再次的进攻陈国,继续接着清算在六年前,即鲁哀公元年,吴国征伐陈国的旧账。
这次,非要打服了陈国不可。
上次,吴国伐陈,目的就是为了报复楚国伐蔡,但是让吴国看到,楚国因为害怕吴国的厉害,并没有敢出兵,吴国挑事的仗没有打起来,说明楚国已经不行了。要不是越国在背后捅刀子,当时就把陈国给收服了。
所以现在吴国伐陈,已经不是单纯的报复战了,而是为了实现吴国北上称霸的目的,而再次征伐陈国,两次征伐的性质,完全发生了根本的变化。
不过,俗话说:此一时、彼一时。
毕竟时间过了六年。
楚国也不是豆腐做的,楚国经过了六年的休养生息,势力开始慢慢的恢复,也总算是重新树立起来了信心,因此,对待这次吴国的伐陈行动,楚昭王大义凌然的说:
“不要害怕,不要灰心,我们的先君与陈国有盟约,不能不去救援。”于是,楚国这次出兵救援陈国,暂时驻扎在“城父”城邑。
鲁哀公六年,秋天七月,吴军的部队离着陈国越来越近了,楚国虽然陈兵城父,做出了一副要救助陈国的样子,原本想让吴国知难而退,可是人家吴国根本不在乎楚国的出兵,所以,开来还要有一场面对面的血战。但是,楚国真要是面对吴军作战,还是需要翻越自己的心理障碍的,到底是救陈,还是不救陈,需要楚国最终下最后的的决心。
楚昭王是准备从城父出发救助陈国的,但是也七上八下,不知道到底行不行,这一年,楚昭王过的也很辛苦,之前,楚国突然出现了一个天文的异相:天上的云彩如同一群红色的大鸟一样,十分的华丽和壮观,竟然围绕着太阳,三天不散,飘来飘去,这真是个惊人的景象,楚国人议论纷纷。
于是,楚王派人到周王朝找太史官员询问。
周太史说:
“这应该是验证在君王身上的异相吧,到底是什么意思,不太好说。不过请楚王赶快的进行祭祀,这样就可以把这些异相转移到你们令尹和司马的身上,以避免君王的灾祸。”
其实,这两年楚王的身体一直不好,连连生病,通过占卜得到的信息是:是黄河在给楚王作怪。
因此,楚国史官要求楚王进行祭祀,但是楚昭王不听,就是不祭祀黄河,于是楚国的大臣请求楚王祭祀在楚都郊外的河流河神。楚昭王说:
“三代的祭祀制度规定,祭祀不能跨越本国的山川和江河,而长江、汉水,雎水、漳水才是我国的江河,所谓福祸的对应,应该不会超过这些江河的神仙,我虽然没有德行,但是黄河的河神却我是得罪不了的,因此我的病,是黄河在作祟,恐怕的不对的。”所以,楚昭王就没有去祭祀黄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