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就是这样,在不停的“生、住、异、灭”。说明白一点“生、住、异、灭”就是一个人或者一个有生命的物质从生到死的一个过程。
“生、住、异、灭”这就是佛教里面所说的四种相,也就是说人从生到死的四种现象,这四种现象,其实和我们平时所说的“生、老、病、死”也差不了多少。
世间的所有生命都是不停的在“生、住、异、灭”的循环之中。比如人类,投胎就是“生”,渐渐地长大成为一个键壮的成人就是“住”,老病衰残就是“异”,寿命终止了就是“灭”。大概意思就是这样的。
人出生以后就会渐渐地长大,从我们生下来长大到老年这一段时间,就是住。“住”这一个阶段,就是人生的最佳期,也是人生的最辉煌时期,也是人生最能创造成就的时期。也就是佛所说的“成”到饱和的时期,人生从出生到成长为壮年这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佛说的“住”。
“住”是万物的鼎盛时期,也是万物生命力最强盛的时期,也是世界万物发挥作用的最好时期。作为一个人,在“住”的这个时期,就是人生最为辉煌的时期。
一个人在“住”的这个时期,是人生中最重要的一个阶段,也是一个人做出成就的最佳阶段,所以,作为一个人千万不要失“住”这个良好时机。“住”是人生的大好时光,这个大好时光过去以后,就再也回不来了,人一定要珍惜这个大好时光,人生千万不要耽误了人生的这个大好时光,不要给短暂的人生留下过多的遗憾。
人生在世就那么短短的几十年,人生的时光如白驹过隙,光阴荏苒,光阴不会留给人们过多的思考的时间,光阴更不会倒流,过了光阴,留下的只有遗憾。
在人生“住”的大好时光里面,该干的事情就尽快的去干,该做的事情尽快的去做,让人生释放出灿烂的光辉。“住”这一段时间是人生最辉煌的时间段,也是人生经历最旺盛的时期。人老体衰到死以前这一段时间就是“异”,“异”这一段时间段,应该是人生比较痛苦的时间段,年来体弱说的就是这一段时间。
“灭”对于一个人来说,那就是死亡。尘归尘,土归土说的就是“灭”。“灭”就是人生走向了终结,也就是完成了“生、住、异、灭”这个人生生命的过程。对一个人来说,“灭”就是人已经死了。
人们对于死感觉好像是一个十分痛苦的事情,也是一个十分悲惨的事情,所以人死了以后全家人都是那么的悲悲切切,哭哭啼啼的,觉得是一件十分不好的事情。
佛教里面说圆寂,这个圆寂早先译名为灭度,入灭。指的就是涅槃。意思就是圆满诸德,寂灭诸恶。既然已经是圆满诸德,寂灭诸恶,就叫做圆寂。
涅槃是指功德圆满,离开了生死之苦,全静妙之乐,穷至极之果。这里指的是佛陀修行圆满而离开人世而去,然后进入佛国,这当然这就是一个很好好事情了。修行的最终目的应该还是为了修的涅槃成佛,进入极乐世界。
普通人虽然没有修成佛,进不了极乐世界,其实,普通人的死亡也不是那么很糟糕的事情,一个人寿终正寝有什么不好的。人活这一辈子实在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走完了一辈子的路,也就是完成了人生的任务,一个人能圆满完成人生的任务,其实也是一个好事情,值得庆贺的事情。
如果把一个人死看成一个人背了一捆柴火,从大山上下来了,然后把柴火堆在柴火垛上。然后躺在炕上歇息,应该是一件不的事情。其实人的死亡也是一种歇息。一个人在完成任务以后歇息,应该是一个非常好的事情。
“生、住、异、灭”这个人生的过程,是对每个人来说的,所有的人都是一样的。穷人、富人、男人、女人、社会的上层、社会的下层,只要是人都要经过“生、住、异、灭”这个过程。
佛教在这里好像说的不只是人,是在说一切所有的生命,包括陆生动物、水生动物、脊椎动物、飞禽,也包括有生命的植物,都是要“生、住、异、灭”。所以说,世界万物都不能永恒的存在,一切有生命的都不能永恒的存在。
生生死死是天道规律。就是说生生死死是天道,这是谁也躲不过的事情。人生就是为了人死,人死就是为了人生,生生死死,天道轮回,生死轮回是一个永远不变的天道规律,佛所说的这个“生、住、异、灭”主要的是在说“生命轮回”的事情。有生才有死,有死才有生,死死生生,天之道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