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相继走入客厅,纷纷落座,顾沁一边吩咐微雨和斜月倒茶,一边拉着思清紧挨着自己坐下。
何氏笑着招呼佟氏,又对顾绡说:“姑太太,本来我们还以为二太太不过来呢。结果还是偕君面子大,这一请,就把两位姚太太都请到了哦。”
佟氏笑了笑,看着顾绡,顾绡先说:“嫂子,二太太是要回城里的。不过我想想,还是先来请个安。”佟氏接着说:“是啊,舅太太让大少爷给我们老太太拜年,我也要来给老太爷行个礼才是。见过老太爷,我还是要借府上的车子一趟……”
何氏满面笑容,“这个容易,只是二太太不要这么急着……”话没说完,顾绫正好坐在佟氏旁边,伸手搭在佟氏的胳膊上,抢过话头,“二太太不用着急,初三是敬宜的生日,明天我跟查理要回城里。二太太不如今晚在别苑住,明天一路走。大姐,二太太,你们觉得怎么样?”
何氏一听这话,“二妹这么一说,倒提醒我了”,马上问站在一旁的曾茂,“你打个电话回家问你三叔,给宋太太的礼物要记得送去。我们一家子都在陪老太爷,不能亲自登门,那礼节更要尽到了。”
这时微雨和斜月进来奉茶,微雨端着茶盘,斜月挨个敬茶,先是顾绡、顾绫、佟氏,再到何氏、顾沁姐弟同思清。
顾绫接过茶盏,又说:“曾茂,等等。”曾茂连忙转过身,走到顾绫面前,“二姑太太,有什么吩咐?”
顾绫先喝了口茶,然后抬头说:“你顺便给我家打一个,告诉颜管家,明天下午记得派两辆车。”曾茂答应着,到后堂去了。
顾绡转头低声问佟氏,宋家的礼备下了吗?佟氏答,准备过了,还没送去。
顾绫刚好听见了,说:“大姐,不用这么认真。这次只是个散生日,家庭小聚而已,没有请外人的。”说着,用眼扫了下何氏,“娴雅,你也不必太操心了。”
要说起在座这几位太太,顾太太何娴雅、姚太太顾绡、冯太太顾绫,她们之间的关系可谓是微妙。光听这一番话,就玄机穷了。
顾绡向来谦和大度,同顾缙前面的谢夫人不相伯仲,与谢氏情如姐妹;加上姚姑爷去世数载,顾家老太爷爱惜长女,便时时照顾姚家,故而顾绡同娘家的来往十分密切,跟何氏的姑嫂关系也很不。
顾绫生来高傲,只是跟大嫂谢氏投缘,而如今的何氏,两人甚是不投机。何氏比顾绡姐妹都年幼,但顾绡仍以“嫂”呼之,而顾绫时时坚持谢夫人才是大嫂,自己又年长于何氏,直接叫她的闺名“娴雅”;反之,何氏以礼称顾绡一声“姑太太”,对顾绫只称“二妹”,很少称“姑太太”。
斜月上完茶,何氏便招手让她过去,然后对她耳语几句。斜月走到顾治身后,轻轻说了句什么,顾治便站起身来,要往后面走。
思清坐在他对面,看到表哥离席,正欲站起来,却被顾沁一把拉住。
顾沁倒像很神秘似的,跟表妹说笑了几句,思清微微一笑,低头没有说话。不多会,斜月出来说老太爷出来了。
众人赶紧起身迎接,只见顾治扶着祖父从后堂出来。老太爷笑着说:“永熙来了这么久,都不到后面来啊?”
顾沁拉着思清,一直送到老太爷面前,玩笑着说:“爷爷,我真该打。我很久没看到熙妹,所以见到她,就光顾着说话,都忘了跟爷爷说一声了。”
思清也亲热地过来称呼“爷爷”,原来思清幼年,姚家老太爷就去世了,而且姚老爷子秉性孤怪,就算对孙女也很平常,相处时日又不多;思清小时候常在顾家出入,习惯了跟顾沁姐弟一样,称顾和衷为“爷爷”。
顾治见表妹过来,便松手退到一边,思清上去扶着祖父上座。然后,顾绡给老父请安,佟氏牵着姚思林给老太爷拜年,老太爷笑着说:“免了免了,都坐吧。”
顾沁在一旁提醒祖父要给红包的,老太爷便说:“要给要给的。偕君,进去取来,要给大的。”话音刚落,冯若昀从后堂跳出来,“姨妈来啦,怎么都没人叫我呢。给姨妈拜年,给表姐拜年啊。刚才听说要给大红包,有没有我的啊?”
顾治正好往后走,跟若昀撞了个正着,“你还要啊!爷爷早上好像给过你了哦。”若昀笑着,走到顾绡身边,说:“红包还有嫌少的吗?姨妈,你说是不是啊。”一番话,惹来大家阵阵笑声。
若昀在母亲身后坐下,左右张了张,顾绫怪道:“查理,你看什么呢,坐要有个坐的样子啊。”若昀摇着脑袋说:“您先别怪我,我倒是觉得,有人做事了。”
“谁啊?”顾沁等不到顾绫开口,便抢着问。“当然是你啦,大姐”,若昀说。
顾沁不解,“我有什么啊。”若昀说:“我看了一圈,没看见舅舅。姨妈一家都来了半天,你也不去请舅舅出来。不是你了,是谁了啊?”大伙又是一阵大笑,顾沁连忙问请了老爷没有,曾茂刚好打完电话回来,听大小姐这么问起,便说老爷好像还在书房里。何氏听闻,微微一笑。斜月忙说,我去请来。
顾缙从后堂出来,一边拍打衣裳上沾的雪花,一边感慨道:“幸亏大姑太太和外甥女已经上山了,雪又大了不少。”
何氏看见老爷出来,便笑着起身相迎,“老爷,雪下得很大么?”顾缙说:“本来以为今天雪就停了。”
何氏转头跟顾绡和佟氏说:“姑太太,现在雪大了,估计下午也停不了。我看,就让二太太住一晚,明天跟二妹的车一起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