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石先生近年来为他运输人才,居功甚伟,但他无官无职,又清心寡欲,一心扑在教育上,岳昭便为他寻了一颗罕见的人参,要他保重身体。
而登州府那群女人,也在岳昭有意无意的帮助下,自立了一个女官员,这几年来鼓励生产,周济流民,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往登州而去,那里的人口数量已经恢复了往昔。
去年的时候,吴三桂等人欲从山东进入山西,正是吃了她们的苦头,这才拖了一个月,又转道江苏入山西。
岳昭为了表彰他们的功绩和所为,不止奖赏了女官员两匹绸,还让他们落实到各家人头上,女子各赏六尺。
市面丝绸价高,如此赏赐,已算丰厚至极,同时岳昭的大加赞赏,更向所有人表明,他极为承认这位女官员政治行为。
希望这个行为能够帮助她树立威信,更好的治理登州。
除却皇帝给他的信外,其他的,岳昭都是在赏赐,虽说这几年攒的家底也不薄了,但他也免不了一阵肉疼。
将这些细微之事都处理妥当,岳昭也深感疲惫,这些事虽小,但是底下的人会通过方方面面猜测他的心意,是以岳昭要更加谨慎。
这些事,原本是邝记方安排,此前在衡州,他也安排的得心应手。但这几日,岳昭发现他身体略有些不适,便让他歇息了。
隆武九年的春天,正式开始了。
岳昭与众人商定了地点,将与会地点定在河南,邀请喀尔喀部巴海尔汉来此。
之所以定在这里,还是因为岳昭想趁着这次机会,亲自审查河南各地的耕种情况。
大自然的力量不可小觑,万万不能掉以轻心,不止沟渠水库,就是土地盐碱更要注意,再加上皇帝应他所求,送去了一些新的农作物。
如此情况,自然不能放任不管。
一边邀请喀尔喀部过去,也能为他们讲解干旱时期的盐碱地如何种植。
或许是九年义务的缘故,岳昭面对这些人并不是一种极端敌视的态度,而是认为,说来说去,几千年后,新时代来临,大家总归要成为一个大家庭,闹来闹去没什么意思。当然了,前提还是自身的生存空间没有受到压迫。
只要这些人不闹事找事,他是完全愿意为他们的生活改善做出一些改变的。
再者说,这些力量也未必不能为我所用,何必结仇。
说得格局再大一点,如果真的重现八国联军等等一系列的事件,谁还不是自己人?
安排好这些后,岳昭才终于能松一口气。
春耕时期,劳动力全都扑在田地上了,没有哪个蠢货会在这时候发动战争,除非他有足够的利益可图。
假如说我这一仗,能直接给敌人干回老家,那你说我打不打?那当然必须要打,哪怕就是能冻死人的冬天也必须打!
所以,这种情况下,清廷并没有选择出战大同,而是选择先战喀尔喀部。
不过战之前,太后倒是给出了不一样的意见:“所谓先礼后兵,正值山西骚乱未定,不如先给他们一个甜头,主力放在平定山西上,待此事毕后,再做打算。”
太后的话,顺治皇帝还是非常重视的,马上提上日程,与众臣商讨。
几日后,他们决定选出一位亲王家的格格来,以天家名义,前往和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