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种所为,的确让岳昭看到了后世‘宁赠友邦,不予家奴’的“精神风范”。
不过和亲乃政治考量,倒也能说得过去。
要不是提前与喀尔喀部达成共识,岳昭这下,可真要担心起来了。
清廷派遣的外交使臣很快败兴而归,清廷的和亲计划算是告一段落。
这下礼不成,自然只能用兵。
孟乔芳麾下的张勇首担此任,命令一下,马上遭到了阿济格的反对。
远在山西的阿济格连夜上了五道折子,除却一封是自揽军功,其他四封均是毛遂自荐的。
他一贯不将顺治小皇帝放在眼里,信中更是毫不客气,福临倒是耐着性子看完了信,罕见的没有气到跳脚。
范文程在一旁观察,心中深深欣慰起来。
而他却不知道,福临那种平淡的眼神,正是看死人的目光。
很久以后,范文程才惊觉。
福临回了一封驳斥信。
旋即亲见了张勇。
岳昭一方面加快了与喀尔喀部的来往,另一方面开始着重山西的布局。
巴海尔汉很快给岳昭了回复,两人定在四月十五日,也就是一个月以后,在河南会面。
与会之人当然少不了连壁,除此之外,岳昭还点了苏云生同行,将山西各事务,交给邝记方暂代。
此举饱含深意,一来说,是因为苏云生在这扎根太久,背后牵扯太多,任何一个官员在他的位置上太久,不免就有了诸多龃龉。适当调动,也是为他好。
在这个位置上久了,那一套规则就运用的得心应手,仿佛拥有了瞒天过海的权利和本事,人的欲望和野心也免不得产生变化。
再者说,岳昭看得出来,苏云生的个不可多得的人才,不应该只放在一处,令明珠蒙尘。
面对此次调动,苏云生还是能够想到一些原因的,不过这对他来说也是好事,起码岳昭肯用他了。
于是三人组——岳昭、苏云生、连壁,便在三月底收拾行装准备出发。
另附带一千人出行。
因岳昭熟识路线,一千人行动也算不得慢,是以到达的速度要比预计的快了三天。
一行人终于顺着山脉来到了怀庆府温县,李静安早在此等候多时。
当年李静安在登州只是同知,如今在河南留任,已经是正四品知府了。
时隔多年,再见岳昭,他只觉得满心沧然,除此之外,亦有恍惚和惊喜。
再聚重逢,李静安双目唰得就红了,猛然跪于地上,弄得周遭跟随他来的人,大吃一惊。
他们原是不知道来的是何人,只知道是贵客临门,然见知府行如此大礼,神情激动,都不禁在心中暗自猜测,是不是皇帝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