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官不同意!”
一道惊喝从堂外传来。
堂内一众南京勋贵、尚书们寻声看去,却见身穿尚书服的中年男子,大步流星的走了进来。
南京礼部尚书、工部尚书、刑部尚书、户部尚书等人顿时起身相迎,面带笑意道:“宪之你总算来了。”
他们这些放到南京养老的文官,若是没有一个主心骨,还真不好和这群与国同休的勋贵们商讨。
倒不是说眼下尚未有从龙之功的史可法,威望已经堪比内阁首辅了,其实真要论起来,更多的还是史可法现在官职占了更多便宜。
自土木堡之变后,于谦于少保凭借着“保卫北京城”的战功,顺理成章的将兵权从五军都督府的手中,挪了一多半到了兵部,也就是文官们的手中。
虽然南京六部衙门,在整个官场上,都有着“养老衙门”的贬称,但那只是相对于京师六部衙门而言。
真要论起来,南京六部的管辖范围,一点也不比京师六部的要少!
包括南直隶在内的福建、湖广、江西、浙江、两广,都属于南京六部的辖管范围。
就拿南京户部来说,尽管没有同京师户部一样,掌管着太平仓这一国库,但这几省的税收,都要先报备到南京之后,再由南京户部派人押运前往京师。
南京兵部亦是同理,若是国朝有难,大明出现了危机,南京兵部尚书是有权调动南直隶与这几省卫所兵力的。
魏国公徐弘基和镇守太监陆俊忠之所以这般火急火燎的敲定统帅主将的名单,就是担心史可法赶来之后,会从中作梗。
史可法虽然在他们看来能力有限,但其性格却让他们更加头疼不已。
那就是和于谦、海瑞一样,脾气又臭又硬。
眼里几乎揉不得一点沙子。
不管是水师副总兵官郑芝虎也好,广宁伯刘嗣恩也罢。
都不在史可法的心意选项中。
“那,史部堂有何高见?”镇守太监陆俊忠苍白无须的脸上,没有任何表情。
可熟知陆俊忠的人都知道,这是他即将发怒的征兆。
他在京师担任御马监秉笔太监时,就连司礼监秉笔太监都要对他客客气气。
满朝文武就更不用说了,内阁辅臣见到他时都得叫他的雅号!
若不是为了皇爷大事,陆俊忠需要低调一些,他又何须对史可法和颜悦色!
史可法斜睨了这老太监一样,沉声道:“本官推荐平江伯陈治安!”
“平江伯?”
一听陈治安的名字,魏国公徐弘基顿时皱了皱眉头。
倒不是觉得此人有些不同,甚至是恰恰相反,平江伯陈治安同样也是当下勋贵中,难得的知兵者。
此人曾经在浙江剿灭过残余倭寇,其父更是随同过戚继光北上蓟县,参与过喜峰口一役。
说是虎父虎子也不为过。
但关键是,平江伯陈治安已经快六十岁了。
让这样一个老将带兵出征,岂不是让贼寇认为他们南京无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