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加强危机培训。也就是有什么危险你能够预先知道,这种培训在于提高预防的判断力。中国人很喜欢讲“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如果你觉得以后的事情都安排好了,就要考虑到,一些突发的事情、偶发的事情还是要加以注意的。很多事情最好不要在问题发生以后才来解决,而是在问题还没有发生或者刚刚要发生的时候就解决比较保险。西方人的习惯是,一切要有资料,弄清楚了才会采取行动。如果我们也这样做,是非常危险的。在等资料的时候,时机就错过了。我们不管有没有资料,看到了就处理,这样在争取时效方面比西方人强,做不到这一点,我们就会落后。我们常常讲先下手为强,如果要等资料,不敢下手,根本没办法做事。当然对突发或偶发事件,我们不应该轻视,哪怕一句话,都要小心,以免产生不好的后果。举个例子,假设一个顾客去一家商店买东西,而顾客要买的东西店里没有,店员应该如何应对。说没有,那顾客的感觉是,这个店太差了,什么东西都没有,还好意思开在这里。所以店员不能说“没有”,而要说“昨天刚刚卖完”,或者说“今天上午才把最后一个卖出去了”。这就是一种很机警的反应。
5要善用时差,靠时差来赚钱。我每天早上起来要看新闻,看今天华尔街股票到底是涨还是跌,就可以想到国内的情况怎么样,这叫做时序的比较法。24小时当中,总有人不睡觉,在我们睡觉的时候,清醒的人做了什么事情,我们清醒的时候参考一下,就可以掌握到未来的情势。
6养成客观的态度,以第三者的立场来考虑。人不可能完全客观,假定有一个人说“我这个人没有别的长处,就是非常客观”,那我们听了以后,心里一定认为这个人主观到认为自己很客观,那根本是非常主观。所以我们只能尽量客观。所谓客观,就是拿第三者的立场来考虑,不要一相情愿。中国人常常讲当局者迷,旁观者清。一个人经常看不清楚自己的处境,弄不清楚自己的困难,这个时候如果能够离开自己,以第三者的立场看,他很快就会了解。
7由企业内部寻找未来的市场。有很多人总觉得市场要到外面去找,实际上企业内部就隐藏着很多未来的市场。有很多从业人员不会设计,可是他们看到我们的产品以后有很多意见,如果我们说他们不懂,就错失机会。如果听听他们的看法,会发现很多有价值的建议,再通过专业的设计人才,说不定可以开发出很好的产品。与其到外面去找--当然这是必要的--不如在里面也稍微找一下。因为这些在现场的人,对我们的产品已经相当熟悉,熟能生巧,自然能想出新点子来。
8养成大小兼顾的态度。有人只看到大的没有看到小的,有人只看到小的没有看到大的,那都不太好。我们中国人讲一叶知秋,就是要能够从最初发生的微小状况来判断,你就可以知道整个大局是怎样演变的。我们看电影,老觉得谍报人员很活跃,到处跑来跑去。那是假的,真正的谍报人员一定要隐藏自己,怎么敢让你看出他们是谍报人员?他们会暗中分析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的一些资料,看里面的微妙变化,从蛛丝马迹里面找到大的趋势。
9要注意微小的变化来培养高度的警觉。任何大事发生之前,都会有细微的征兆,比如地震之前,动物都会有特殊的反应。详细观察动物有无特殊的反应,可以作为判断地震的依据。
10不断地自我培训。人要自我培训,如果碰到一件事情没有什么把握,想来想去不了解,那么就会作预测,预测完要把成果写下来,事后要追踪,以后就知道当时预测的偏差在哪里,怎样把它扭转过来,这样就可以累积判断的经验。
我们都很喜欢了解未来,一般人凭直觉了解未来,直觉是经验的累积,预测力和计划力互为表里。一个人有很好的计划力,预测力一定很强。我们要预测什么呢?
预测趋势。今后事态怎么演变,有什么趋势,如果能够掌握的话,对我们非常有利。
预测循环。预测事情将来发生的几率有多大。
预测影响。某件事情有没有可能发生,发生以后可能牵连什么事情,有哪些影响?
预测竞争力。掌握了趋势以后,要看看它的循环期有多长,影响力有多大,再预测一下对我们的竞争到底有多大的帮助,我们就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预测之后要变成具体计划
根据实际情况制订计划
中国人很喜欢说一句话--“到时候再讲”。粗听起来好像我们不重视作计划,反正什么事情都是“到时候再讲”,一切随意而为,高兴怎么样就怎么样。其实不是这样的,因为我们还有另外一句话叫做“谋定而后动”。“谋定而后动”是说中国人很重视计划;“到时候再讲”是说,虽然有计划,只不过外界的环境在变,我们内在的心思也在变,到时候会变成什么样子谁也不知道。有计划,执行的时候会随机应变,这才是我们中国人的特性。
我们都知道任何工作虽然看起来千变万化,好像每种工作都不一样,你做的工作跟我做的工作不一样,我以前做的工作跟现在做的工作不一样,但是实际上所有工作都有一些共同的基本原则。它一定包括主题,如生产、销售、会计、总务、企划、仓储、文书等。任何一种主题都有主要目的,比如我现在要生产一种零件,这是我的主题。每天要生产1000个零件,这是我所期待的一个目标。有了目标以后,我还要决定先后的次序,任何事情都有一定的程序。有了次序以后,要好好考虑工作的内容。做完了以后,把结果记载下来,到底生产了多少,品质好不好。最后进行评估,把我所做的结果跟我预期的目标作比较,算出我的目标的达成率。这个过程,所有工作都是一样的。
再简易的工作也要有计划。一个善于工作的人一定善于作计划,同时还要善于执行。会执行但不会作计划,还是有欠缺的。只会作计划,不会执行,等于空口说白话。《礼记》上说,“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就是说,任何事情预先有计划就会成功,没有计划就会失败。
计划就是行动之前,好好研究一下,对未来我们要采取什么行动,作一个全盘性的决定。计划的好坏取决于什么?如果光是讲成功率的话不太可靠。成功率固然很重要,但还要看我们适合目标的程度。换句话说,有能力达到目标,不一定好。比如让能力很强的人做很容易做的工作,虽然百分之百成功,这个计划也不见得是好的。中国人说“尽人事,听天命”,“尽人事”是说你有多大的力量就要达到多大的目标,而“听天命”是说你付出全力以后,到底成功到什么地步就要顺其自然了。
目标好像一只船的目的地,它是固定的,所以目标不会变动。可计划就好像航线一样,再平静的水面也不能笔直地走,因为也许有暗礁,我们不能因为暗礁就把船掉头,既不能停止不前,也不能拿炸药把暗礁炸掉,这时绕行一下就好了。所以计划是有弹性的,只要你抓住目标了,执行的时候,出了偏差就要不断调整,直至最后实现目标。
我们到底要为哪些事情作计划?有些人说任何工作都要作计划,这个答案不对。严格地讲,我们要替三方面作计划:
1要替自己作计划,替自己的人生目标作计划。有的人可以信赖,我们就要信赖他。有些人不能信赖,我们就提高警觉。我们要能够选取我们需要的意见,然后培养我们的判断力、创造力,要达到这些目标,我们就要作些计划,想想我们怎样来培训自己的判断力,怎样发现哪些人是可以信赖的,怎样搜集对我们有利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