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苏看着下面的百姓,点了点头说道:“奉孝,看来我的计策奏效了。”
听到公子这么说,郭嘉点了点头,公子扶苏想事情确实很快。这个事情郭嘉刚才在郡守府还没想到,毕竟这件事情是要借用公子的声望。
这消息一经扩散,雁门郡的百姓们毫不犹豫的带上自己祭祀神明的祭品,拖家带户的赶来雁门郡,参加这一场盛典。
“老人家,这带了多少牲畜啊!”派来登记兑换祭品牲畜的小吏,看着用牛车拉了不少活鸡的老人家。
“上吏,这是我们村里一部分村民的,我们买不起大牲畜,只能一户买一只鸡,”老人家看到小吏也低下头说道。
“我家里有牛,便想着帮村民们把活鸡运给公子,我们村百姓都不需要钱,就想拜托公子能和神明沟通,让我们村再过一个丰年。”
听到这句话,小吏连忙说道:“不行不行,这是公子的安排,老人家你把换来的粮食拿好就是了!”
老人家也急了:“这怎么行,让公子破费购买我们的活鸡,再让公子帮我们祭祀。这不行,不行!”
其实这样子的老人家,小吏之前也见了好几个,其实他这里还有一个公子扶苏给的方法。
“老人家,你是那个乡的?”小吏拿起笔墨和竹简。
“我是来河乡的,”老人如实回答道。
“来去的来,家户的户吗?”
“应该是吧。上吏,我不识字,应该是这两个字。”
小吏便迅速的把来户乡名字给写了上去,便又问道:“老人家,你叫什么?”
这个问题让老人家有些疑惑,便试探性的问道:“上吏,这要我名字,是要干什么?”
这个问题,小吏今天也听过好多遍了,便拿着竹简给老人家看:“这上面都是之前来兑换粮食的百姓姓名,写在这上面,公子便拿它和神明沟通。”
一听到自己的名字居然能被公子和神明知晓,老人家颤抖的报道名字:“我叫水,就那个河水的水。”
虽然老人家不认识字,但还是知道自己名字是那个字的,于是便和小吏笔画,但小吏写的却和老人家笔画的不一样。
毕竟小吏要写的自然是秦小篆,而不是赵国字,这让老人家着急的说道:“不是这样子写的,这不是‘水’啊!”
“老人家别担心,这是‘水’没错,秦国‘水’字就是这个样子的!”小吏摇了摇头,赵国字现在都被甩到垃圾桶去了。
老人家才想起来,现在已经不是赵国统治了,那位秦国公子用的自然也是秦字,也只有用秦字写自己名字,公子才看得懂,并且报给神明。
“上吏,这些活鸡不是我一个人的,能不能帮我也把同乡几个人名字一起写上去。”老人家接受了自己可能还要再学一次怎么写自己名字的事实,并且提出请求。
小吏自然是点了点头,写几个名字的事情而已,不算麻烦。
而且村民的名字大部分都是‘喜怒哀乐,牛羊犬马,木水火土’这种类型,都是比较好写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