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开雁门郡,扶苏带着新鲜的肉食直接向北方的边关赶路。
虽然这个时候还没有秦长城,但是有赵长城,其实战国时期,和游牧民族有接壤的国家都会建立长城抵抗外敌。
而雁门郡北面也自然有一段长城,而后世雁门关的雏形便在这里,扶苏过去自然是要去犒赏边军。
雁门郡较近黄河,有一些水源、支流的补充,雁门郡的草地还算丰盛,可越往北,荒漠覆盖率越来越高,直到天际线出现了一道长长的城墙。
这便是赵长城,后世它也是秦统一诸夏后,秦长城的主要组成部分,只不过这时代有扶苏在,这长城以后便没有了必要。
扶苏在离开雁门郡的时候,已经派人去通知这段长城的守关都尉了,所以在扶苏的车队刚出现在视野范围,还没接近边关的时候,守关都督已经来到这边。
“公子!”守关都尉下马鞠躬道。
扶苏虚扶一下,又询问道:“都尉,我之前在代郡的时候,有东胡人入侵代郡。这边的情况怎么样?”
守关都尉摇了摇头,表示自己并没有发现长城北段有东胡人的迹象,即使这地方是在代郡北部,可这边防线过长,有一些地方的赵长城因为年久失修已经遗弃,并且没有守军。
表示自己知道情况后,扶苏便跟着守关都尉进入赵长城的关城内部。
长城自古以来好像都是一样的,距离几公里便会有烽火台、敌台,每个重要关口位置便会有关城。
一路上,扶苏也了解到这名都尉叫张岂,作为守关都尉,比之前扶苏在北地城遇到的都尉地位还要再高一些。
进入关城后,扶苏看到大部分士兵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到来耽误自己的本职工作,反而都在城墙守着自己的岗位,这让扶苏很欣慰。
他带着的肉食不就是为了这些尽忠职守的士兵们吗?
于是让人把车里面肉食上面的麻布拉开,把肉食都亮出来,扶苏对着张岂都尉说道:“这些肉食都是为了犒赏守关士兵的。”
一车队的肉食让已经许久未吃上荤食的张岂眼睛都亮了,古代除非大战前几天可能让士兵们享用肉食,大部分时候还是要吃白粟米饭度日。
“公子,这...”张岂有些不好意思,毕竟这半年他一次敌军都没遇过,‘不劳者不得食’的道理他还是懂得。
但扶苏摇了摇头说道:“这也是雁门郡百姓们的一片好心,都尉就收下吧!”
扶苏回收百姓们购买的牲畜用来祭拜,可谓一石三鸟。
第一点自然是扶苏以秦国长公子身份未雁门郡祭祀,赢得了雁门郡的民心。
第二点是把这些花费百姓大价钱的牲畜回收,以他们日常能食用的粮食兑换,保证他们能过上丰年。
第三点便是新鲜的肉食可以运到这关城,犒劳守卫边关的将士们。
以扶苏的角度来看,保护百姓的从来不是什么神明,而是尽职守护边关的士兵,即使现在的士兵并不像后世那么有信念支撑。
一听是雁门郡给的,张岂连忙摇头表示不相信,他还是和雁门郡郡守白令见过几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