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春来(2 / 2)

为上者或许应如曹操一般,以天下人为器,才是明主?

高祖不就如此?

爱民,爱民,怎知就不是另一种优柔寡断?

荀彧告退,一人于书房中磨墨:

是我的能力有所不足,不能立刻为刘公宏愿尽一份微薄之力。

刘公看到的是辉煌画卷,而我只看到了现实的一角。

我还妄想考验刘公?怨不得刘公有所怅然。

还请等我荀彧几日,我定能跟随上刘公的步伐,思刘公所思,为刘公所为。

荀彧觉得整个人升华了,将刘备的宏愿刻在书桌,眼神不在是以往的平淡。

双眼炯炯,坚定而充满力量。荀彧文笔疾书写下三封信。

第一封写给曹操,其中一部分写到:

公雄才伟略,或能成万世基业。

昔日公于仆言,欲匡扶汉室。仆闻之,胸起星星之火,后思,若曹公得势如何?

仆为一日为汉臣,终身为汉臣。

第二封写给荀家,其中一部分写到:

今天下纷争,所能得者,吾观之,不过有三。

一为袁绍,二为曹孟德,三为玄德公。

吾皆见之,皆有利弊,可吾困顿,仍思为汉臣。

欲拜兖州泰山郡守刘公为主,日后若战,各尽其能罢。

第三封写给荀攸,其中一部分写到:

我知公达智绝于天下,腹藏奇谋万卷。

我虽辈分稍长于公达,却不敢同公达谈论兵谋。

今我将拜泰山郡守刘公为主,其乃人杰英主,却心过于善。

我不知今后如何,若为家族思,我应为曹孟德谋划天下势。

可心有弱,叹呼奈何?

——

刘备虽然遗憾荀彧的离去,却也在这个春季又得到了好消息。

在辽东的公孙瓒,为了先一步遏制袁绍,把其看重的大将田楷,派到了青州,欲同刘备结盟。

一同而来的还有刘备的昔日好友,简雍、田豫。

田楷携带了三千骑兵渡海而来:

“主公知袁绍已对刘公动手,欲取青州。所以派我而来,助刘公一臂之力。”

“先遣部队骑有三千,后续若幽州一下,还有大军至。”

刘备笑道:“备在此谢伯圭兄相助。”

“正好足下来此。备忧困于青、兖无良骑,恐怕无法力抗袁绍大军,早想同幽州通商,不知足下可否安排人问于伯圭?”

田楷回答:“刘公所思正和主公不谋而合。”

“幽州盛产良马,却因天寒,粮草甚少。如今袁绍成势,封锁商贾,置幽州百姓生死而不顾,也欲同刘公以马换物也。”

刘备笑道:“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