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章 春来(1 / 2)

“彧想知刘泰山所思为何。”

荀彧见刘备还处于失态中,略有失望,举杯望着刘备,开门见山道。

刘备正神,转而发问:“文若兄见过袁本初和孟德兄了?”

荀彧稍微一滞:“刘泰山觉得二人如何。”

“袁家为四世三公,袁本初承袁家之福泽,启乱世之先机,冀州之地顷刻可得,北方之地当为霸主。”

“文若兄既然已见,自然知晓吧。”

荀彧点头一应:“彧家知颍川地处中原,此后必为战乱之地,迁家族已至冀州。”

刘备指着自己说道:“可文若兄去而复返,现见于我。”

“昔日虎牢时,我观其志大而智小,色厉且胆薄,好谋却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

刘备一顿:“袁本初虽能一时得势,对我而言,最多又一讨董战尔。”

“刘公觉得曹孟德如何?”荀彧不在神情自若,举杯发问。

“今天下英雄无出其右!”刘备神色一重,高声道。

“曹孟德运筹演谋,鞭挞宇内。知法术,习兵策,可得皇机,克成洪业者,明略且优。可谓非常人,乃超世之杰。”

荀彧亦知曹操有雄才伟略,却想不到刘备会如此夸赞曹操,不论是对于袁绍的了解,还是对于曹操的了解,刘备明显超过了他。

刘备未停,冷色言:“然,其视天下人为器,皆寻其利。若无,则可弃。此位枭也,吾不喜。”

“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所言不虚。”刘备说出许劭对曹操的评价,于奸雄一处加重。

“备为刘氏之后,若成势,即伐曹。否则,先得大鼎者必为曹。”刘备手中酒杯重重落入案上。

“当今天下,谁言不为大汉?王莽昔日也如此。”

“大势若成,你不为,有人替你为之!”

“若是文若兄欲得高位,往曹孟德处,翌日可为丞相尔。”

荀彧神色不定,不断思索曹操所言所行,过往事迹。

“刚才文若兄问我所思为何?想听真话?”刘备将酒倒满一饮而尽。“备虽不才,愿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文若兄觉得如何。”刘备盯着荀彧的双眼。

荀彧还在思考曹操为人到底为何,而刘备接连的惊世言论,使荀彧的大脑,短时间处理不过来了。

刘备眼光一闪,看向迷茫后转后激动惊喜的荀彧缓缓开口:

“那我若说,只是想让大汉的百姓,过上好日子呢?”

荀彧忽然惊愕,视线中刘备踱步于庭院:

“备知得世家者得天下。然君,舟也;民,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两者吾欲兼得,君思如何?”

这才是刘备刘玄德?

荀彧被大量信息冲击的失态,杯中之酒撒在衣上也不知。

荀彧混乱的脑海分不清那句是真那句是假:或许这都是刘公想要做,这都是刘公的志向。

大汉在其手中或许能再起。

犹如昔日之光武帝也。

“请刘公等仆思索几日。”荀彧猛然起身,杯子掉地发出脆响。

刘备听响回头,眼中不免透露出失落,自嘲一笑:

他不该提什么百姓的,不该抱有什么期待。

现在的大汉近乎掌控在世家手下,未来还会越演越烈,是上千年都无法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