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郑国改制(1 / 2)

当赵鼌乘坐戎车向西南跑了数里之时,便与一队魏军遭遇。

还好此时夜幕已经降临,赵鼌趁亲兵于魏军交战之时成功逃脱了。

赵鼌虽然成功逃脱,背部却中了一箭。

魏军营垒外,魏军俘虏了近三万秦军,还有五万秦军或死或逃,魏军大捷。

赵鼌逃离少梁后便下令让少梁周边的秦军加强戒备,防止魏军袭击,同时命秦军沿黄河修筑防御工事,阻止魏军继续从其他地方渡河。

魏成大胜秦军后并没有继续攻城略地,而是坚守少梁筑城,魏军俘虏的近三万秦军全部被派去筑城去了,魏斯将魏军在少梁修筑的这座城池取名为少梁。

郑都郑邑。

郑骀任命罕巍为当国,乐良为为政,良友为司马,向康为司徒,其余六卿五官皆为罕氏一党。

郑骀认为在这乱世之中,郑国先不谈争霸或者统一列国,就算郑国想要最基本的存活下去,

那么郑骀也必须独载,也就是施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要施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那么就必须要中央集权,削弱地方政府力量,也就是说要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郑骀虽然名义上接管了故丰氏领地,以及部分故游氏领地,但他要想真正控制这些领地还困难重重。

首先郑骀兵力有限,目前其领地没有发生动乱是因为楚军还未离开,一旦楚军离开,其领地必定会动乱。

其次七穆已经活跃了近两百年,早已根深蒂固、枝繁叶茂、盘根错节。

丰霖只是带着嫡系族人逃亡到了国外,其领地丰氏族人依然众多。

游氏也只是大宗覆灭,仍然有众多的小宗存在。

郑骀想要在领地实行郡县制首先要得到楚王中的支持,楚王中若是不予以支持,那么郑骀便什么也做不了。

楚王中已经住进了郑邑内的诸侯之馆,楚王中一点也不担心郑骀会对他不利,

因为只要郑骀没疯,就不可能对他不利,而且楚王中还带着三千精锐部队。

郑骀来到诸侯之馆后,便对楚王中说道:

“孤势单力薄,若将国土分封于卿大夫,便无力与罕氏相抗,唯设县方可与之制衡。还请楚王助孤设县。”

“可。”楚王中根本就没有把郑国放在眼里,很爽快的便答应了郑骀。

随后,郑骀在楚王中的支持下将故丰氏领地设为了鄢陵县,将故游氏领地设为长社县,将棐林邑和菟氏邑设为尉氏县。

郑骀以乐良兼任鄢陵县令,向康兼任长社县令,菟氏邑农正梁元任尉氏县令。

县令掌治民,显善劝义,禁奸罚恶,理讼平贼,恤民时务,秋冬集课,直接上计于郑骀。

县下五家为伍,设伍长一人;十家为什,设什长一人;百家为里,设里长一人。里、什、伍之民以相检察,有善事恶事,以告监官。

十里为亭,设亭长一人,主求捕盗贼;十亭为乡,设秩、三老、游徼、乡佐各一人。

秩主知民善恶,为役先后,知民贫富,为赋多少,平其差品;

三老掌教化,凡有孝子顺孙,贞女义妇,让财救患,及学士为民法式者,皆扁表其门,以兴善行;

游徼掌徼循,禁司奸盗;

乡佐主民收赋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