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王在朝堂上将充盈国库的方法说完,群臣各有所思,但之前后悔没有多捐些的官员心里倒是平衡了许多,虽说眼下捐得多的利润瞧着大,可只有三年,三年过后所赚银两都收归国库。
三年时间又能赚多少?能不能赚回捐出去的银两都不好说,与其纠结没赶上这回,还不如好好打算一下把自己的人安插进去,等三年时间一到,摄政王交出制糖工坊后,岂不是无本万利?
从前哪怕是修个坝、挖个河都有大半的支出要被层层官员瓜分,这次制糖只要把自己的人安插进去,还怕落不着好处?
当然,头三年还是要谨慎,人可以安插,动手脚却不能太明显,等过了三年后,摄政王把制糖工坊一交出来,还不是会成为他们敛财的工具?
官员们一个个都打算得很好,只等着回去就调派人手,此时安插进去的人越多,往后得的利就会更大。
下朝时见冯相耷拉个脑袋都很不解,冯相道:“你们还做美梦呢?不知已经进了别人设的套了?”
群臣们面面相觑,觉得冯相太小题大作了,之前因为跟着他逼迫摄政王时大家都没得到好处,虽然面上还如从前一般以冯相马首是瞻,但心里一个个都有了别的打算。
大家顾左右而言他,就是不肯接冯相的话,冯相摇着头叹气,可以预见用不了几年,这些人啊都得把自己玩死。
可好良言难劝该死鬼,冯相知道如今他在朝中势力大不如前,经过上次一事,这些官员们更对他心里不满,他此时再劝只会被人当成阻拦他们的财路。
叹着气,冯相回了相府,之后几日告病不上朝,他在观望,若真大势已去,是否也该考虑隐退于朝堂之外了。
想想如今冯家子嗣不肖,再在朝堂上也无法维系冯家几代辉煌,如今的冯家历经几代,该辉煌也辉煌过了,还不如早做打算了。
以冯家如今的财势倒也能富足几代了。
不谋而同,冯相与洪太师都起了告老还乡,急流勇退的心思。
回到王府,云珞想着洪太师说的折子,他这几日一直在忙建白糖工坊一事,真没注意到洪太师的折子。从一堆没来得及处理的折子里把洪太师的折子翻出来,云珞快速看了一遍,不得不佩服洪太师很有想法。
原本对洪太师不佳的印象也扭转了许多,这次上折子希望自己能把洪太妃放出宫,至少说明他还念着宫里的女儿,倒不是个心肠狠辣之人。
虽说云珞一句话就能将洪太妃放出宫去,但毕竟那是杜乐生的妃子,不管杜乐生当年宠或是不宠,他大笔一挥给放了也不是那么回事儿,哪怕此时没人敢说什么,但往后呢?哪一天小皇帝亲政了,会不会有人因此而诟病他?云珞可不想一时心软落个骂名,或是给人攻击的借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