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弟想讨个匈奴中郎将,曹兄觉得怎么样?”
“噗”
曹操刚喝进嘴里的名茶,被一口喷了出来。
什么?匈奴中郎将?你可真敢想啊!你做过最大的官,不过是小小的县尉。你立了多大的功劳啊?开口就是中郎将!你可真敢想。
曹操心里暗骂,脸上却半点不露。擦了擦嘴道:“这个,哥哥得能力有限,这事儿真是有心无力。”
刘轩知道自己说的冒然,连忙解释道:“曹兄别急,我只是讨要个虚职,兵马、粮草、饷银一盖不用朝廷发放。”
“那你图什么?要知道你虽说是虚职,但是也要到匈奴中去任职,朝廷不拨兵马,你怎么保护好自己?万一匈奴不稳,匈奴中郎将有平叛之责,到时候你怎么办?”
曹操是真想不明白刘轩怎么想的,当官不就是升官发财吗?再有理想点,在历史上留一个好点名的名声。但是孤身去匈奴,怕是只会留下一个狂妄自大的臭名。
“我手下有五百乡勇,他们随我四处征战,可谓是百战精兵。有他们在安全无忧。曹兄也要疏通关系的,这里有黄金千两,请曹兄务必帮忙。”
刘立轩说完,让赵云把金锭放在了卓子上。
曹操虽然是见过世面的人,依然被这么多金子给晃了一下。
沉吟片刻道:“贤弟要求太高,哥哥只能是尽力而为,至于成或不成,只能看天意了。万一此事不成,那……”
“曹兄不必忧虑,不管成不成,金子都送出去了,还要曹兄去讨回来不成?曹兄能帮忙,备,已经感激不尽,请曹兄尽管施为。”
曹操不再说什么,既然刘立轩上道,那自己就试试好了。这些金子应该有富裕,这是刘备留给自己的辛苦费,这人做事面面俱到,可以相交。
曹操答应下来,随后两人不再谈此事,叙了一下分别以后各自的机遇。刘轩对曹操,在济南国的所作所为大为佩服,详细的询问了整个过程。
在济南国的成功,离不开天时地利人和,缺一不可。照搬这成功的例子,在别处很大的可能会适得其反。所以曹操也不隐瞒,把自己怎么设计清除贪官,怎么选拔才德兼备之士,怎么整顿吏治,所有的设想和实施过程说了一遍。
“朝廷让我来济南国,入职相国一职,也是为了整顿济南国的乱像。既得朝廷信任,孟德怎敢不效死力。”
不知道是历史记载有误,还是随着权势的增大,让曹操欲望膨胀,做出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事。
反正现在的曹操是为了百姓,不惜得罪皇亲国戚也要禁淫祠,为国为民的好官。要不是知道他的人生轨迹,刘立轩差点折服在他脚下。
“天下有曹操,国之大幸,民之大幸。”
刘轩说完,自己想着,要是曹操就这样爱国安民的走下去,那该多好。只是刘轩也知道,在这乱世,每个人都是身不由己,被这乱世洪流冲向各自的道路,这是无奈的。不想死,只能随波逐流,接受命运的安排。
刘轩随后想到了自己,自己想逆天改命,改变历史,不知道会不会被这历史的洪流搅碎,死无葬身之地?
曹操看刘轩一脸的唏嘘,以为他在为讨要官职烦心,开口说道:“贤弟不必忧心,正好我要回京述职,明天我们一起上路,有友为伴,这一路也不寂寞。你看可好?”
“如此甚好,明天我就随曹兄进京。”
刘轩心里大喜连忙答应下来。
晚上曹操置办酒宴,好好请两人吃了一顿。怕喝酒耽误明天的行程,只是点到即止,曹操没有强行让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