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刘轩以为老太爷已经睡着的时候,老太爷睁开了双眼。
用手捋了捋胡须道:“十侍卫当权,想达到目的只能求他们。别急,听我说完。”
老太爷阻止刘立轩说话,继续道:“我知道你爱惜名声,不愿留下骂名,但是,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记得你说过和曹操相熟,不如由他出面替你讨要。
这曹操族上是靠宦官发迹的,他和宦官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由他出面事半功倍。
西域都护府,我认为不是好地方。那是飞地,和内地联系太薄弱,只靠着凉州这狭长的一郡连着。万一凉州有失,那你就是孤悬海外,很是危险。
听说朝廷曾设匈奴中郎将,讨这官职,去到南匈奴。这几年鲜卑人不断叩关,朝廷应对艰难,你这时候讨要匈奴中郎将,有很大的机会能成,再有曹操帮你走动,这事十拿九稳。”
老太爷的话让刘轩拨云见日,是啊!去匈奴多好。进可攻鲜卑,退可回幽州。刘焉做幽州的太守,和自己的关系也好。没有比匈奴中郎将更合适的了。
“只是我太年轻讨要中郎将的位置,朝廷不可能答应。”
刘立轩思索了一下,现在封自己中郎将,朝廷担心以后会封无可封,所以中郎将的位置够呛。
“哈哈,朝廷现在没钱没粮没兵。只要你只讨官职不要钱粮,朝廷会考虑的。”
老太爷的话有道理,刘立轩决定试试。
要想事成得先去找曹操才成。
刘轩起身,对老太爷深深的鞠了一躬,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这老太爷对自己的帮助实在是太大了。
接下来,刘轩又说了说打算让自己老爹,在泰山郡城落脚的事,老太爷高兴的答应下来。这样一来,两家的关系更近了。
不再和之前一样,刘轩一走,关系就断。现在刘轩的父亲在城里常驻,那两家会成为世交的。不管刘轩身在何方,有他老爹在,联系就不会断。联系不断,关系不断。老太爷自然高兴。
休息一天,把老爹安顿好。刘轩带着赵云起程去找曹操。
曹操当初跟着皇甫嵩攻打张梁,可谓是战功赫赫,曹操可不像刘轩是没根基的人,不管是宦官还是清流,都有人替他说话。
皇甫嵩封车骑将军,曹操升济南相。
自己比曹操的贡献大,只给了一个县尉,人家曹操直接成了济南国的丞相,人和人还真是不能比。真应了那句话“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
济南国离泰山郡不远,刘轩没用多长时间,就赶到了济南国国都平陵城。
当时济南国下辖十余县,东汉末年吏治腐败,十余县的长吏多依附权贵,贪赃枉法。
而朝中有人被收买,为其撑腰。历任相国要不就是同流合污,要不就是听之任之。
曹操到来一看这样下去不行,上奏朝廷,一气罢免了八个县令。另一方面启用人才,于是济南国政教大行,一郡清平。
曹操在济南国所作所为给他赢来了巨大的声望。
刘轩虽然心里吃味,也知道如果把自己放在济南相的位置上,也没有曹操做的好。不是能力的问题,而是人脉没办法和曹操比。
曹操正是春风得意的时候,听说刘轩来拜访,立马喜不自胜。
自己的手下,天天说的那些恭维的话,已经听够了。乍来一个老朋友,也好分享自己的喜悦。
刘轩和赵云在下人的带领下,走进了相国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