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髦死后,司马昭积极地处理曹髦的身后事。
司马昭进入殿中,召集了群臣议论曹髦的后事。
而这些大臣们唯独尚书仆射陈泰没有来。
堂堂正正一个尚书仆射,不来,这点让司马昭非常气愤。
于是,司马昭让陈泰的舅舅尚书荀顗去叫陈泰去。
陈泰则是回应说:“人们议论说我陈泰可以和您相比。今天看来您不如我陈泰!”
但子弟们里里外外许多人都逼着陈泰去。陈泰这才不得已而入宫。当陈泰见到司马昭。对曹髦的死悲痛欲绝。
司马昭也对着他流泪,说:“玄伯兄,您将怎样对待我呢?”
陈泰回答说:“只有杀掉贾充。才能稍稍谢罪于天下。”
司马昭也对着他流泪。说:“玄伯兄,您将怎样对待我呢?”
司马昭则是考虑了很久才说:“你再想想其他办法吧。”
陈泰说:“我说的只能是这些,不知其他。”司马昭就不再说话了。后来陈泰因过于悲恸。不久吐血而死了。
后来,司马昭威逼郭太后下诏。其大意是说:当初援立曹髦是看中了他“好书疏文章,冀可成济。”但是不承想“情性暴戾,日月滋甚。”我这个太后数次呵责都不奏效。后来和大将军司马昭共同商量要废立之。
大将军司马昭认为他年幼无知,但还可以雕琢,要以观后效。但没想到他竟然得寸进尺,还拿弓箭射我,弓箭甚至落在我的面前。我前后数十次让大将军司马昭废立他。
但是曹髦知道后。曾贿赂我身边的人。并打算下毒害我。后来事情暴露。他竟然要出兵入西宫杀我,辛亏大将军司马昭及时知道。
而曹髦却自己混杂在士兵之中,被大将军的将士杀死,这个小儿“悖逆不道,而又自陷大祸。”像曹髦这样的皇帝应当“罪废为庶人,此儿亦宜以民礼葬之。”
后来由于曹髦死后被褫夺皇帝封号,因此其在位期间的年号均为高贵乡公某年。
大将军司马昭在完成了“天子被杀的理由”之后,就准备厚葬曹髦,清理曹髦余党了。
其中太傅司马孚,大将军司马昭,太尉高柔等上疏称“以为可加恩以王礼葬之。”
于是,将曹髦葬于洛阳西北三十里的一处空地。下葬时,只有零零散散的几辆车。车上还没有治丧的旌旗。
在曹髦下葬的时候,附近的百姓们纷纷来围观。百姓们大多数哭着送天子最后一程。悲伤之情由感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