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当时魏国的权力已被司马师架空。权力已集中在了司马师的手里。
司马师上表曹芳之后,开始起十五万大军三路伐吴。
这三路大军,司马师分配得很好。
其中西路。司马师派遣了征南大将军王昶进攻南郡(江陵);中路,派遣了镇南将军毋丘俭来进攻鄂城(武昌);东路,由司马师的弟司马昭(以后会提到)担任都督,统领征东将军胡遵。镇东将军诸葛诞。一共七万大军攻打东兴濡须。
就这样第四次濡须口之战,也就是最后一次濡须口之战开战了。
而东吴这边,孙权已经病逝了,带兵打仗的是东吴太傅诸葛恪。
诸葛恪经过一段时间努力。逐渐地掌握了东吴的朝政。
诸葛恪在知道魏国这边来势汹汹之后。也知道自己的作法引起了祸端。
于是,诸葛恪也不来得及反醒自己。就意识到战争的危机。
于是,诸葛恪从建业率领四万援军日夜兼程来救援濡须口。
魏国这边。司马师军的胡遵到达濡须口之后。马上投入了战斗。并命令部队架设浮桥渡过湖面。并且列阵于诸葛恪修建的东兴提上。并且分兵攻打濡须口的东西二城。
但是诸葛恪修建的城堡修建在陡峭处。易守难攻。魏兵几次进攻都被击溃。
而这时东吴的先头部队三千人马在丁奉率领下仅两天就赶到了濡须口。而就在这时,天降大雪,魏军众将正在营内饮酒。毫无戒备。
丁奉看到了战机。
丁奉得知消息后。立马命令将士脱去厚重的铠甲。丢弃长枪大戟,只带头盔,短刀和盾牌,轻装突袭魏军前部营垒。
魏军这时正在营内饮酒。对于丁奉带兵突袭。完全措不及防。魏军一触即溃,而这时诸葛恪的后续大部队也陆续赶到。
吴军登上了东兴提,擂鼓呐喊。奋勇向前。魏军惊恐溃逃了。
魏兵溃逃时。争先恐后地抢渡浮桥,由于人太多了。浮桥一下子断了。场面一片混乱。
落水和自相践踏而死者达数万人。
在这其中,前部将军韩综。乐安太守恒嘉阵亡了。魏军便烧毁了营寨败退了。
吴军缴获了大批军需物资。
魏国方面,因为司马昭在他的统领下的胡遵军,诸葛诞军遭到败绩。因为此事失去了侯位。
第四次濡须口之战。也是最后一次大规模的魏吴濡,须口之战。以东吴的彻底完胜而收官。
至此有关三国正史上的魏吴两家,濡须口之战系列要告一段落了。
四次濡须口之战魏吴之间互有胜负。
在曹魏三代帝王前后四次攻打濡须水口,前后延续了四十年之久。但是魏军始终未能突破东吴的濡须坞防线。假设如果魏军能够突破东吴的濡须坞。那后果不堪设想。魏军有可能在突破濡须坞之后。直接威胁到东吴大片腹地。东吴的命运也不会存活得那么长的时间。东吴的灭亡也是迟早的事。
而历史事实开了一个玩笑。正与我们的设想相反。
事实上,魏军始终未能突破东吴的濡须坞防线。这道屏障有力地保障了江东的平安。免遭战火洗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