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懿来到雒城,跟众将商讨对策。泠苞说道:“可以掘开涪江大堤,水淹刘备军马。”吴懿觉得此计可行,便令泠苞前去决堤。刘备得到消息,立马派魏延带兵大败了正要决堤放水的川兵,又一次活捉了泠苞。
魏延押着泠苞来见刘备,刘备生气地说:“我以仁义待你,你却不思回报,反而背叛我,这一次我不会再饶你了。”说罢,便令人把泠苞推出去斩首。
泠苞和邓贤就这样死掉了。
这时《演义》上的描述。
其实邓贤没有死。而是投降了刘备。
正史上记载刘璋派了刘貴,泠苞,张任,邓贤到涪城防守(演义上说是雒城),战败后退守绵竹。
涪城之战后,泠苞死了,邓贤投降了。张任和刘貴退守了绵竹。
刘璋怕绵竹有失,便又派李严去指挥绵竹的战事。
谁知李严竟然带着军队投降了刘备。
李严也投降了。
之后,刘备向各地派遣兵将,一一平定。之后,诸葛亮,张飞,赵云率兵渡江,平定了白帝,江州,江阳。
其中,张飞在江州,大败了巴郡太守严颜,并将他活捉。
有关张飞大败巴郡老蒋严颜的故事。在《演义》上大作文章。据说张飞用计很艰难地拿下了严颜。作者在这里就不费笔墨了。有兴趣的读者可以翻翻《三国演义》看看这章节的内容。
正史上说,张飞觉得严颜有英雄气概(从严颜被俘后的言行举止上看出的),于是张飞就放了他,成为了刘备集团的上客。
严颜也投降了。
这时,刘璋统治的地盘只剩下了雒城和自己的大本营成都。
刘备也不给刘璋喘息的时间。立马进军围住了雒城。之前在涪城战败的张任。刘貴与刘璋之子刘循一起驻守雒城。庞统就因为率兵前去攻城,中了流失而身亡。
之后张任出阵雁桥,战败后被活捉了。刘备想要重用张任。可是张任这货根本不吃这一套。
张任说道:“我绝对不会投降,去追随其他人的。”说话还挺硬气的。
张任坚决不投降,最终被杀了。刘备为此而叹息。
214年夏,围城一年左右的雒城终于被刘备攻破。刘璋的儿子刘循投降了。
然而这时,刘备围困成都已有几十天了。
而据说雒城城中还有精兵三万,而且粮草装备还可以支撑一年之久的。
而这时刘璋在刘备军猛烈地围攻下。待不下去了。
刘璋在发完感叹之后,立马开城投降了。
跟随刘璋投降的还有他的谋士董和。
董和是在刘璋投降之后,归顺了刘备。
至此刘备全面占领了益州全境。
刘璋投降以后,被刘备迁往了荆州,并于建安二十四年(220年)病逝于荆州。
回看这段历史。其实刘璋的人才库还是有很多好牌的。
那为什么刘璋的人才们,要么投降于刘备。要么战死的呢?
那可能是刘璋没有好好地利用他们。
刘璋不会打手中的好牌,最终导致他的失败。
作者简要说一下,刘璋在调兵遣将上不会用将领,而在益州的人心上也输给了刘备。这样的才致使刘璋的大量人才要么倒戈了,要么战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