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可乐回到了家中,付洗砚就过来告诉他,今天,李钢夫来找过他看病了。经过诊断,李钢夫得的确实是痨病,付洗砚让李钢夫过一星期再来取药。李钢夫还留下了他的新地址。
付可乐原本还想再支持一些资金给李钢夫,上次只给了他身边带着的200美金。得知李钢夫留下了地址,付可乐反而觉得不方便这么做了。付可乐如果再到这个地址上给李钢夫送钱,那就等于让他知道付洗砚是和给他发出警讯的人一伙的了。不过,付可乐如果有什么紧急的情况需要找他,他留下的地址就有用了。
付可乐认真考虑了一下,就告诉父亲,让父亲日后和李钢夫稍微熟悉一点之后,将李钢夫介绍给天津《大公报》的主编王雨生。李钢夫可以尝试在大公报上发表他自己的合适文章,或者他翻译的日本文章。《大公报》当然是坚持抗日立场的,但是也需要一些来自日方的观点作为标靶。这样可以为李钢夫找到一个他擅长的战斗场地,还可以补贴他的家用。从他的居住环境、衣着、营养状况,付可乐不难看出他生活得很艰苦。至于王雨生那边,付可乐当然会先打招呼的。生活与工作环境和营养条件的改善,也能够对李钢夫的病情治疗产生积极的影响。
一周以后,付可乐和沈常青一起动身前往上海。
这次到上海,付可乐要办的主要有四件事情。
头一件事情,是要将随同他来沪的天津《大公报》的两位代表和罗斯教授他们、还有沈常青这三方的人,未来在《大公报》上海分刊,各自的工作职责、工作内容等做好协调,划分清楚。在付可乐离开上海的这段时间内,罗斯教授他们已经做了很多的准备工作。现在可以说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只要最新的德国印刷机一到货,《大公报》上海分刊随时可以开办。
然后,付可乐将望平街他租下的姐妹楼的另外一间楼房,也就是《大公报》上海分刊报社隔壁的那一座三层楼房,交给了沈常青使用。沈常青要在这间楼里开一间专营武术书籍的书店。这个书店最大的特色是,书店的一楼,一半是书店,另外一半则是武术场地。在这里,沈常青也可以和别人切磋交流,或者是教几个徒弟。二楼、三楼将作为仓库和生活居住使用。书店名义上归属沈常青,实际上也是付可乐投资的。虽然沈常青这趟在天津也赚到了多达3600大洋,但是付可乐还是坚持要出资。不过他们是师兄弟,谁出都一样。
第三件事情,付可乐将在汇丰银行的存款取出五万美金,这五万美金是从白俄间谍密玆哈诺夫那得来的。将这5万美金再度存入到他在德意志银行和她母亲的共同账号,母亲还是会将这笔钱通过伯恩投入到德国股市的军工和能源企业上去。至此,付可乐在德国股市的原始投入达到了十六万美金之巨。最早入市的8万美金是在去年11月初的时候,至今已经有半年多了。后来在3月底的时候,他又追加了3万美金。当时的讯息传达比较困难,付可乐目前还不知道,他在德国股市的总盈利已经超过五万美金了。
这一次,付可乐学乖了,他给自己这边还保留下了一万多美金,免得又像上次那样到处欠钱。
最后还有一件事情,付可乐要去一趟德国驻上海领事馆。他这个德国国防部军事情报局情报处上海站少校站长,德国驻上海领事馆少校陆军武官,也不能一点事情都不为德国人做。
付可乐找到德国上海领事馆总领事勒夫的时候,对方没有能认出他来。付可乐现在没有了卷发、络腮胡子、眼镜和卷烟,看上去完全不是勒夫印象中的那个人。勒夫仔细查看了他的证件,又认真看了好一会儿他现在的样貌,才确认了付可乐的身份。勒夫在感慨过付可乐单凭这份变身的技能就是一个超级间谍之后,再告诉他,弗兰卡通过德国驻上海领事馆给他捎来了一台最新的大功率无线电台,然后再询问付可乐还有没有其他的需求。
付可乐表示他需要一个小分队的,十二套左右的德国最先进的单兵成套轻武器装备。付可乐要求的这些东西完全在勒夫的权限范围之内。德国在上海的战备仓库里就有这些常规军事物资,他非常痛快地答应将尽快发货到付可乐指定的天津地点。付可乐表示了诚挚的感谢,然后他和勒夫约定了一个暗号,已备紧急时刻他自己不能亲自过来的时候,让别人代为传递特别重要的情报。最后,付可乐又向勒夫申领了几张已经盖戳的德国领事馆工作人员空白证件,然后才再度表示真诚的感谢,与勒夫道别。勒夫表示了,对付可乐奋不顾身战斗在情报斗争的第一线的由衷敬佩,同时,能够为德国国防部军事情报局效劳让他感到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