岑子衿看着外面有些恍惚。
她从没想过,有朝一日她进入京都会有这样的优待。
不是梦里的仓皇逃窜,不是万夫所指,冷言讥嘲。
岑子洛形容憔悴的坐在她的左手边,寡言沉默,这些时日应该没少为了他父亲的事情奔波。
下方站着十数位岑敛的幕僚,眼神各异地盯着她。
“三小姐,事情紧急,还望小姐鼎力相助,将三老太爷手中的人脉交予我等,救出大人。”
一位年长的幕僚躬身行礼,言语凌厉逼人。
岑子衿看了一眼旁边的岑子洛,虽然有些难堪,但终究没有开口。
“几位大人都是叔父身边可信的人,子衿年***出来本是应该。”
看着下面的人松了一口气的样子,岑子衿继续,“只是如果没有我亲自拜访,就怕几位老大人不肯援手……”
心还没放安稳又提了起来。
“三妹妹,这件事让你为难了!这种情况自然是需要你亲自出面的,父亲这里的人由你安排,不知三妹妹意下如何?”
堂下站着的人,随便哪一个都不会比岑敛年纪小太多,听了岑子洛地话,不由得皱起眉头。
让他们一群政客幕僚,听命于一个后宅出来的小丫头,这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
“二爷,三小姐过来帮忙我们固然欢迎,可是她不通官场之事,对各府衙关系更是一无所知,其中利害曲折,不是后宅所能理解,让我等其他事听小姐差遣,属下们责无旁贷,可这关系到大人性命前途,岂能儿戏?”
刚刚说话的老者上前一步劝阻,“这件事还请小姐听我们安排,如果有需要小姐出面的,听我们的吩咐行事即可。”
这是让岑子衿做一个提线木偶?
岑子洛起身,“罗先生……”
只是话还没开口,罗良便打断了他,“二爷,这件事不是儿戏,那是你父亲的性命!三小姐若是能帮忙,将来大人定会加倍奉还你的恩情,这对你兄长复官也有莫大的好处。”
岑子衿一直坐在边上不动声色地观察这群幕僚,觉得十分有意思。
看来并非每一个幕僚都会像罗良或者纪钧的父亲那样,对自己的主子从一而终。
刚刚短短的接触里,有些人神游天外,有些人妙色焦虑,还有人面色淡淡。
岑子洛一直在京,有几斤几两他们再清楚不过,再加上一个自己,无非是觉得他们二人没有什么威胁,连表面功夫都不想做,那些神游天外的怕是已经开始想着找下家了……
岑子衿下了马车换了身衣服就过来见人,实属疲惫不堪,这会儿被他们吵得有些头疼,只得伸手止住他们的激辩。
“这位是罗先生,对吧?叔父现被收押大理寺,归大理寺卿黄大人管,性命无虞,但还是要派人去打点照拂。现在当务之急是查清河道案真实状况!这件事是淮南两岸流民联名敲的登闻鼓,这才惊动今上,且不说淮南距离京都万里之遥,他们如何安然抵达京都,我朝登闻鼓前有专门的官兵把守,非寻常百姓可以靠近,出现这样的情况,诸位觉得合理?”
不顾罗良惊讶的眼神和其他人如染缸一般的脸色,岑子衿继续道,“烦请罗先生安排人先去查清朝中三品以上大员的近期活动,然后把活动频繁或者对尚书一职有竞争的人员名单罗列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