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降临·天津事繁</p>
万历四十六年四月,天津</p>
辽东的事朱由梼不知道吗?他要是敢指着灯说不知道,那绝对是要被天打雷劈的。</p>
但是知道又能如何呢?抚清战役的全面失利仅仅是明廷在辽东统治失败的一个具象的表现罢了,早在李成梁高压统治政策被终结,朝廷自以为高明的搞起“以夷制夷”的套路后,这个结局就是注定的。即便不是女真建州部,也会是别的夷族部落。</p>
在放眼整个大明,辽东之事也不过是帝国衰亡的一个缩影而已。他朱由梼可真是没有一举大旗便改天换地的本事,也做不了以一己之力挽狂澜于既倒那样的事。</p>
大明的问题不在于辽东仗打的如何,根本上讲大明早就病了,而且病的很深,辽东仗打的再好,即便是现在就能灭了努尔哈赤,也不过是治标不治本的挣扎而已。</p>
与其将自己绑缚在终究要堕入深渊的破败战车上,还不如务实一些,逐步的、扎实的解决根本问题。而他现在做的就是在寻求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尝试。</p>
由此,朱由梼并没有对后金在辽东的崛起做什么,而且现如今势单力薄的他也做不了什么,此番也不过是卡着辽东战败回报京师的时间点,上报自己在天津搞事的成果,利用朝廷上抓大放小的惯例来为自己更好的控制天津再多争取一点时间而已。这也就是为什么他一定要在四月十八上报,又非要朝廷在四月二十五之前派人的原因。</p>
这么做也是有风险的,但凡是张廷玉等编撰明史时耍花活,或是预判的辽东往来京师时间有差池,再或者朝廷内就天津之事一早就达成共识,朱由梼这点小谋算都算是破产。</p>
不过好在朱由梼主角光环够硬,又让他给玩成了。</p>
这些天朱由梼在天津也不是什么都没做,王坪方、廖章文被他派去协助李衡春张罗筹建天津民政衙门。程力、崔卫城也没捞着清闲,被他派去秘密调查自天津出海的海贸事宜。他自己则是带着大长腿刘飒进驻天津右卫直沽码头、现在叫东方公司天津直沽船厂,亲自拾掇起登莱水师分派天津所部了。</p>
之所以这般操作,便就是真正的开始切实整顿天津了。</p>
天津三卫开衙设县之所以不好办,根本的原因不是天津三卫裹乱、也不是漕运掣肘,而是因为海贸。</p>
天津之所以利益牵涉的多且广,根子就是在海贸上。这里是明廷皇室、朝廷勋贵、文臣集团以及其他杂七杂八的势力非常重要的海贸出海口。</p>
大明朝的海贸从来就都是羞羞答答的,根子就是自太祖时起便时断时续的海禁政策的原因。大明立国后,因胡惟庸一案,彻底施行海禁政策,虽后有成祖时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但之后便是严苛彻底的禁海,穆宗时虽有反复,但海禁的政策还是一直延续下来。在隆庆朝至如今虽然开海,但范围只局限在闽浙等几处,且有朝廷准许的海贸也就是那么几家,这就导致了典型的供不应求的局面。</p>
老朱家从太祖到如今,有一个算一个,经济学绝对都是不及格的,市场导向的巨大威力就必然会导致了走私,那可是出去一船丝绸,回来就是一船白银的绝对暴利的买卖。</p>
这样的买卖皇室自然想独吞,可是实力和现实都是不允许的,由此由巨大利益为核心,各方势力纠集在一起形成的海贸走私集团便就应运而生。</p>
要走私就得有港口、有码头,要不然啥事也干不成,而天津就自然成了一众能够在官面上说上话的某些人的重要枢纽了。同时,能做成走私,还得在地面上有人照应,相较于其他地方,天津可就好办多了,地头上就三个卫所,跟兵弁打交道可比和文官痛快多了,由此天津三卫便就成了某些人某些事的依靠了。</p>
港口、码头有了,地面上的依靠也有了,接下来就得打通缉私这一关,穷的叮当烂响都到了扰民地步的登莱水师又怎么能经得住人家金钱攻势的腐蚀呢!</p>
于是利益链就有了。时日久了,天津三卫和登莱水师自然也是不甘只收保护费,于是乎便也就掺和到了其中。由此,以天津为核心也就聚集起来一个庞大且复杂的海贸走私集团,也正是他们在始终的掣肘天津开衙设县的事。</p>
但同时也是因为繁荣的走私行为,导致了天津聚集愈来愈多的民户,又进一步影响天津三卫所辖的治理事宜,变相也是推动了天津开衙设县的动议。好笑不好笑呢?</p>
至于说天津三卫、及天津防务的糜烂,那跟这事可是一点关系都没有的,人家这些走私犯可绝对不背这个锅的,那是你大明军制总体败坏的牵扯,你们可不能冤枉‘好人’啊!</p>
但这一点却又成了朱由梼破局的关键点。大明军制败坏已久,其中也是牵连甚广,随便换一个人都不敢向朱由梼这般的雷霆扫穴、连锅端。由此,朱由梼的整个计划也就显露出来了。</p>
朱由梼早就清楚天津之事的根结,所以他的目标始终都是走私集团,始终都是海贸,这盘棋他也是在很早之前就布下了先手。</p>
组建东方公司漕运总会便就是第一步,根本的目的可不是掌握什么漕运,那玩意才能挣几个钱。他的目的就是要首先将漕运衙门踢出局,省得他们收了别人好处后从中裹乱。</p>
第二步,便是东方公司进驻天津,逐步蚕食、以期掌握天津商贸,天津左卫常备仓码头便是支点,东方银行进驻天津也是这个目的。说得是漂亮,但什么服务漕运都是屁话。</p>
原本是计划待相应准备做好了,至少也得是东方银行在天津全面推行东方银行钱票,掌控天津金融后再做打算的,可真就没想到朝廷又来了个神助攻,钦差行辕一设立,朱由梼就有了名正言顺拾掇天津的权柄了。</p>
到了天津后,第三步也就顺理成章,北直隶保安总队进驻天津右卫直沽码头便就掐断了走私集团的入津通路。而后以整顿天津防务为名,断然控制了天津三卫,这就拔掉了走私集团地面上的依靠。再扣押登莱水师派驻天津所部,便是彻底断了走私集团的路了。</p>
现如今的朝廷四处漏风,根本就经不起折腾,所以朱由梼的一切行动都需要以天津的稳定为前提,漕运总会这一手就控制了天津最不稳定的因素——漕工。东方公司进驻就稳定了市面、保障商品物资的流动,避免背后的那些人搅乱市场,引发动荡。而后从京营借调来官佐将校,全面掌控天津三卫便就控制了天津地头的武力,即便是有些风吹草动,手中有兵在也就都能控制。</p>
搞到现在朱由梼才将目标指向走私集团,也就意味着决战在即了。</p>
来在直沽船厂后,朱由梼也没有放松与张惟贤等人的沟通,目的就是说服以张惟贤为首的勋贵集团所掌控的五军都督府,同意他彻底整编登莱水师派驻天津所部,这支海上武力不掌握住,朱由梼后面的套路再怎么精妙也都是搞不定走私集团的。</p>
但是这时张惟贤却是犹豫了,迟迟都没有答复朱由梼的请求,他现如今面临的压力也很大。一方面辽东局势很是牵扯他的精力,另一方面便是来自勋贵内部的反对意见。</p>
但张惟贤心里也是清楚,朱由梼就算是要拾掇走私集团也不会一棍子打死,无论如何他也是会给这些人留条路的。可问题是,登莱水师扼守渤海门户,现如今辽东战事又搞成这个样子,以后必是要依仗的,大战在即整肃军伍可不是谁都能干的活,他张惟贤可是没有这个魄力的。</p>
为此事本就烦恼不已的张惟贤已经闭门谢客好些天了,可这日来的恶客他可是谢不得了,来人不是别人,而是皇太孙朱由校。朱由校也不是来找他麻烦的,而是助他脱困的,一老一小两个狐狸密议了很久。</p>
万历四十六年四月二十八,左军都督府向登莱水师下达了命令,责令登莱水师集结分派所部,全力准备支援辽东战事,原分派至天津所部划分出来,就地改编组建天津水师,暂由全权署理天津事的朱由梼的钦差行辕节制,又因辽东战事紧张,左军都督府首当其冲,无暇调派官佐,天津水师一众官佐由钦差行辕就地擢拔。</p>
这冠冕堂皇的不要脸劲,弄得朱由梼都不好意思了。不过有了这到命令,朱由梼的事可就好办多了。</p>
接着朱由梼便对原登莱水师派驻天津所部进行彻底的整编,原有各舰总旗以上官佐均是就地解职,同时又从漕运总会选调一千六百余补充新组建的天津水师。</p>
再之后便就将天津水师下辖各舰进行全面的整备和修缮,天津卫所部水师舰船共二十七艘,其中一号福船大舰两艘、二号福船三艘、海沧船五艘、苍山船十艘、梢船七艘,分成三队,一队开进直沽船厂进行修缮,一队移驻大沽口开始巡防,一队驻扎在直沽船厂码头进行整训。</p>
待一切都安顿好,程力、崔卫城这边彻底搞清楚依托天津走私的各家各户的根底和情况,就已经是五月初八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