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六日,通州卫指挥房胜,率通州军民,降燕王。
七月八日,马宣在薊州,准备奉旨讨燕,却被燕军大将朱能破薊州城后,生擒。同日,遵化卫指挥蒋玉、密云卫指挥郑亨各自率遵化、密云两地军民,降燕王。
七月九日,燕王诏令天下军民:太祖在五月初十驾崩,第二天即入殓,七天后便入葬,这等与正常葬礼规制不符之事后,燕王又紧接提到:建文居然在次月,才将太祖的死讯,告知太祖的儿孙,即诸藩王……
在燕王对太祖之死,公开表示怀疑后,他又称建文宠信奸臣,不但削夺五王爵位,而且还将湘王全家逼得自焚明志……
接着,燕王称自己向来奉公守法,并无过错。
今建文调集天下兵马,欲害他父子性命。燕王称他全家虽然死不足惜,但是他不忍看到他父皇之前制定的制度,被奸臣破坏。故不得不起兵,来清君侧,从而恢复《大明律》至高无上的地位……
七月十五日,燕王率军攻破怀来,且在茅厕中,生擒中军都督兼锦衣卫指挥使宋忠。
七月十八日,永平守将赵彛、郭亮率城,降燕王。
当日,大将军耿炳文令刘真率大宁军,攻打遵化,来牵制燕军南下的速度。从而为徐凯都督所率的云贵军团,能赶到河间而赢得时间。
七月二十四日,燕王率军去遵化的消息传来,京师中的建文铁党,才从惊慌当中走出。他们恢复到,往昔那种势在必得的模样。
靖江王、驸马都尉梅殷、齐泰、黄子澄、方孝孺等人认为,燕王此时去救遵化,在一定程度上就是暗助他们完成大宁、辽东、真定、河间四路大军对燕军的合围战略。
不同于靖江王、驸马都尉梅殷、齐泰、黄子澄、方孝孺这些人的重新踌躇满志,李景隆心中却觉得大事不妙。
首先锦衣卫指挥使宋忠的被诛,将导致朝廷很有可能变成瞎子、聋子;其次,李景隆不认为这四路大军能战胜由燕王、张玉所领的燕军。
这天,李景隆与平安,他俩在曹国公府大堂三个沙盘中来回观摩、走动。
第一个沙盘为,洪武一年时,徐达、常遇春、傅友德、冯胜率四路大军围剿王保保的分布;第二个沙盘是,洪武五年时,徐达领中路军;李文忠领东路军;冯胜与傅友德领西路军,围剿王保保的分布。
第三个沙盘,就是今日的朝廷大军与燕军的分布。
良久,李景隆感慨地吟道:“丞相河南是玉人,当时廷议去非秦。圆圆长白山头月,独照中原一将臣。”
见平安费解地看向自己,李景隆解释道:“这是昔日高丽大臣李穑,为王保保写的诗”。
“哦”了一声,平安又别有意味地重复了一句“丞相河南是玉人”。
“贤弟,你怎么看今日之局势”?这些日子的相处,已让李景隆与平安称兄道弟。
平安坦诚地道:“据宋都督最后传回的消息。燕军现在可以分兵作战之将,有燕王、所谓的玉人、之前的贺宗哲,今日的丘福、张文弼、朱能、王友”。
“王友”?李景隆的脸上,有了疑问。
“王友一直是张文弼的副手,才导致其声名不响。”
“但张文弼在行军作战之时,因战事需要而经常性分兵,所以不仅他的副手是能独自带兵之将,就连其他各领一军的主将,也经常性得以领军作战。假以时日,燕军会冒出更多的能分兵之将”。平安解释地道。
由于张辅的家世与个人能力远超于李景隆,这就导致了李景隆虽贵为公爵,但不少来自北方的将领,却认为当初是张辅在横刀夺爱。如平安,他亦有这么想。
这么想的平安,在李景隆面前,他自然不去主动谈起张辅。此时说起张辅,在他们之间还是首次。
“听说张世美与张文弼这两父子用兵,有所不同”?沉默了会,李景隆问道。
很显然平安对这个很有兴趣,他兴致盎然地道:“张氏父子都善于歼灭战,但在大家的印象当中,张玉经常采用诱敌深入,最后在他选定的地方决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