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到红色令旗向上一舞,丘陵之下的陈懋与薛禄立即一夹马肚,各率两千余骑兵向丘陵方向发起冲锋。
听到丘陵另一边传来的战马奔腾之声,知道没有后路可退,惟有冲上丘陵才有活路的阿鲁台等人,纷纷拿出了弓箭。
双方射出的箭雨,如同死神的镰刀迅速收割不知多少的战马、战士的性命后,两军在丘陵下直接碰撞在一起。
鲜血染红的草场,随着一匹又一匹的战马、一个又一个战士的相继倒下,渐渐呈血流成河的趋势。
明军不敌,朝左、右两边逃去之后。停下马的阿鲁台看到了正前方的两千余骑兵,正虎视眈眈地看向自己。
这两千骑兵在自己仍有差不多一万骑兵的情况下,不仅不慌,而且还能虎视眈眈,阿鲁台立即猜到阿鲁,肯定另有安排。
想从左绕开前方骑兵的阿鲁台,向兀良哈部的副统领哈剌兀言道:“前面两千余骑兵背后,必有蹊跷”。
哈剌兀一心想回秃城,再加上其人勇猛,对年纪轻轻就当上太尉的阿鲁台,他一直不服气。之前与阿鲁台的目标一致,哈剌兀才暂时听命于阿鲁台。
察觉出阿鲁台此时的迟疑,哈剌兀不无轻蔑地道:“若咱们向左绕开,必被刚才向左逃去的明军与这两千明军夹击”。
“我直行,太尉自便”。说完,哈剌兀便率着兀良哈六千余骑兵,向正前方的明军笔直冲去。
阿鲁台吐了一口唾沫,向他右边的丘陵深深地看了一眼,则立即策马向左而去。
还没有骑多远,阿鲁台并听到一阵阵震耳欲聋的爆炸,以及战马的悲鸣与战士的惨叫。
安抚不安的坐骑,觉得此时不可再回兀良哈秃城的阿鲁台,随即改向。朝着和林的方向,阿鲁台头也不回地而去。
丘陵之上,王友还在惊叹张辅这如同驱使自己四肢一样的指挥水平。要知道骑兵与这新生的架火战车,这是首次协同作战,而张辅却能指挥得如此老练。
这时,张辅淡淡地说:“这次多亏了陈贤、陈懋、薛禄”。
看上去这是张辅在谦虚,但在王友、蒋贵等人心中,他们认为张辅只是在夸陈贤、陈懋、薛禄执行他的战术,执行得不错。
“咱们下去,殿下快到了”。张辅说这话时,已经背着手。
燕王率兵来到这血腥气与人死之前失禁而形成的屎臭味,甚至还有烤肉香味之地时,即向迎接他的张辅问道:“可曾生擒阿鲁台与哈剌兀”?
张辅回道:“阿鲁台从始至终没进入陷阱,他应该是带着三千余残兵逃向了和林;哈剌兀率二千余残兵,逃向兀良哈秃城”。
虽看到燕王正欲说话,但张辅抢道:“听阿鲁台说,贺宗哲将军在和林”。
燕王听到昔日几乎全歼李文忠所部的贺宗哲不但活着,还在和林,便立即生出收复贺宗哲之心。他令道:“文弼与孤一起去兀良哈秃城。和林的贺宗哲,日后再议”。
张辅翻身上马之际,燕王看到了陈旭、薛贵等驱赶着大约四千匹西域马前来,燕王高兴地宣布:“百户及以上官职,将马鞍放到西域马上去。”
“既然马是你们夺得,你们这两千余骑兵一人一骑”。燕王对跟着陈旭、薛贵前来觐见自己的骑兵笑着说道。
见神机营士兵期待地看着自己,燕王从敌军尸体的伤就能判断出神机营这次立下了大功,他点了点头,对陈贤道:“剩下的西域马,归神机营。若不够,包括孤的爱马,神机营也可以牵走”。
燕王跨上一匹浑身雪白的西域马,加以安抚,跨下的西域马并安静下来。他得意地看向仍在安抚胯下战马的众人,当见到某将不慎被战马摔了下来,燕王大笑地看向了王友。
见王友向自己点了点头,知道王友肯定还藏了些马后,向来爱马的燕王更高兴了。
金银财物可以分,但战马这种军略物资,张辅知道得归朝廷去分配。
之前殿下就因为蓝玉赠送他名马,殿下不但拒绝,而且还参蓝玉“马未进朝廷之前,私自赠送,属不尊君父”。现在燕王私自将战马分了,就连燕王的心腹,张辅都有些不知该如何说才好。
张辅看过殿下给自己的《御制纪非录》,相比他那些兄弟,燕王真是好人中的好人。说到底燕王也就是吃不得亏,爱名马而已。
再说朝廷,实际就是陛下。儿子拿了自己的东西,即便陛下知道了,再多也只是责打燕王一番。
大军走后不久,秃鹫们就来到此处,紧接着鬣狗也来了。这些食腐动物的到来,很快就将此处的战争痕迹一一抹去。
只是在来年,此处的牧草长得格外茂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