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征看到尉迟恭的密奏,回道:“陛下,以李景恒在左武候卫任上的表现看,要说他要谋反,臣决计不信。没有哪个要谋反的人会先自绝于朝臣,又自绝于宗室。”
李世民皱眉道:“难道就不会是李景恒在收买人心?”
房玄龄倒是说了句公道话,摇摇头道:“虽然玄成一直在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但是查遍青史,想要借助普通百姓覆灭一个朝代或许可能,比如汉之黄巾,以及前隋,但是若要开创一个王朝,就不是那些普通百姓拥护就能做到的了。光武中兴是因为得到了河北豪强的支持,陛下和先皇开创大唐伟业也是因为出身关陇士族。李景恒抓了长孙五郎,导致长孙五郎身亡,已经得罪了以长孙亚公,高相公(长孙无忌的舅舅高士廉)为首的关陇门阀,后又缉捕淮阳王,使他在宗室无立锥之地,如此作为,臣也不相信李景恒会谋反。”
“那尉迟恭的密奏又如何解释呢?”
尉迟恭多年来自恃功劳,一向看不起朝中的宰辅,连首相房玄龄都看不起,更别说魏征这种从李建成那里投诚过来的。
房玄龄不喜欢李景恒,但更讨厌尉迟恭,难得有机会给尉迟恭上眼药,于是说道:“陛下还记得李景恒离京前曾经举荐高翼魏崇分别担任胜州的长史司马吗?”
李世民点点头。
房玄龄继续道:“早在贞观元年的时候,魏崇就因为与尉迟敬德争功,大大得罪了尉迟敬德。十五年来魏崇只做到昭武校尉的散官,有其不服人的性格原因,也和当年得罪了尉迟敬德不无关系。这次陛下让尉迟敬德去胜州,他肯定看到了已经担任胜州司马的魏崇。魏崇是李景恒举荐的,陛下也知道尉迟敬德的脾气,肯定把李景恒给记仇了。”
李世民脸色有些不好看,不悦道:“房爱卿是说尉迟恭罗织诬陷李景恒?”尉迟恭什么样的人李世民怎么可能不知道,他也曾经敲打过尉迟恭几次。
有次李世民故意对尉迟恭说:“有人说你要谋反,为什么?”
结果尉迟恭直接把衣服脱了,指着身上大大小小的伤疤跟李世民说:“我谋反是真的!我跟随陛下征伐四方,身经百战,如今身上留下的都是刀锋箭头的痕迹。现在天下已经安定,便开始怀疑我要谋反吗?”
李世民能怎么办,只能好好安抚,不然不就成了鸟尽弓藏的昏君了。
魏征也加了一把火,说道:“不仅如此,陛下难道忘了,严格说来,鄂公和李景恒是有家恨的,江夏王的一只眼睛就是被鄂公打瞎了。陛下让鄂公去调查李景恒,这封密奏的真实性恐怕是要打折扣的。”
听完两位宰辅的话,李世民算是打消了对李景恒想要谋反的怀疑,点头道:“两位爱卿说的在理,是朕欠考虑了。那朕再另派一员钦差去胜州了解一下,如果真是尉迟恭诬告,也好洗掉李景恒身上的嫌疑。不知两位爱卿觉得派谁去比较合适呢?”
房玄龄和魏征想了半天,也没有想出一个合适的人选,房玄龄苦笑道:“陛下,李景恒早就把朝臣得罪干净了,哪里像个要谋反的阴谋家。”
李世民说:“要不就让青雀走一趟吧。”
魏征想都不想连忙反对道:“陛下不可,魏王已经宠冠诸王,不可再加其政务了,不然要动摇国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