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王轻咳了两声道:“众位卿家本王觉得张大人言之有理,我大秦国眼下是有困难,但是再大的困难我们勒紧腰带也要受。张大人说得对,我大秦国只有各方面都强于诸国,诸国才有臣服之心……”
支持方见大王采纳了他的建议,立即跪下奏道:“大王英明,此乃我大秦之幸,百姓之福!”
支持方见赢了,张大人一归班大家一片庆祝。
反方的人见大王下了定论,他们也不好死抗到底,毕竟大家都是为了大秦国好,只是考虑的角度不同罢了。
反方的人商大人不出面相驳,其它人也就选择了沉默。大王连问了几遍,朝堂上再无异议时,大王笑道:“即然众位卿家同意建造国史府,本王当顺民心应国意。“
大王环视了朝堂上的两班文武,下圣旨前故意停顿了一瞬间。大王此举就是给对此事,有异议的大臣们留的时间。意思是谁有异议抓紧出班奏本,过了时间按同意处理。
大殿上掉针可闻,大王终于在龙书案上取出一道圣旨,饱蘸浓墨笔走龙蛇地写罢一道圣旨,然后取过玉玺盖上了国印。
大王写罢圣旨道:“工部王爱卿何在?”大王话音刚落,文班中出班一位年过知天命的老者。
只见他快走几步,来到品级台前跪倒道:“臣在!“
大王朝刘公公一使眼色,一旁侍驾的刘公公将手里的拂尘抱在怀里,然后躬身朝圣旨拜了几拜,然后将龙书案上的圣旨,双手拿起。
王工部,前迈半步,上身微躬,手中的笏扳挡着面容,十分恭敬的等着刘公公宣读圣旨。
刘公公郑重地打开圣旨高声读道:“……本王拨银万两着御事房审批,定于下月初准时开工,施工期间银两短缺,可随工程的进度继续审批,望旨谢恩。“
王工部跪地俯身,高喊谢恩,然后刘公公弯着腰,双手捧着圣旨。王工部十分虔诚地将圣旨举过头顶,高喊臣谢主隆恩。
王工部将圣旨收好欲归班,大王道:“王爱卿,本王特准许你下殿,去御事房交接去吧。“
王工部再次谢过恩,转身下殿而去。
大王处理完国史馆的事,就有大臣出班询问,关于国宝的事儿。大王为这事脑袋都想的疼了,这事儿既便没有人出班问,他也打算把这件事拿出来,让大家商议解决。
大王道:“咋天,本王和宫女珠儿去过御事房,聪明的珠儿在询问御事房的宫女时,竞然画出了盗贼的画像。”
那位出班的大臣,关心地问道:“有了画像大王打算下一步咋办?”
大王想了想道:“昨天夜里本王连夜召了画工,让他们分别临募了原画,然后各自回宫临募画像,今天胡公公要收画像的,本王怕众卿久等,所以就先上朝了。“
大王的话音末落,又有几位大臣出班奏道:“依臣等的意思,就该让御林军把此画像悬挂于各城门,四处城门严加盘查,发现可疑者,一定先抓起来,然后细审慢问,宁肯错抓一千,不要放过一个。“
这几位大臣联合上奏,大王道:“众卿放心,本王未上朝前估计胡公公就把画像送去御林军总督府,这会儿全咸阳恐怕早就满城搜索呢。“
众人听大王这么说,大家心里就踏实了。大王见众臣脸上有些笑容,他的心里也宽慰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