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民兵”武装,因为都是自由民组成,他们战时才会为兵,不用朝阳城承担日常修炼资源,所以承诺的“铠甲”、“武器”每人领取一套,只能算勉强实现承诺。农村里的基本进了,游徼领导下的“武装”,他们基本武器铠甲,能够配备,下面的自然村实在太多,除了“农具”、“武器”、有限“铠甲”外,“军务署”实在配不齐全部的“铠甲武器”。
好在因为大三角计划,荒野里的规模较大的蛮人、盗匪、异族,前期已经被主力正规军反复清缴,后来又有各乡县的武装多次围剿,剩下的不过散兵游勇,几百人的村里能对付。
“军事学院”和“行政学院”虽然机制很好,但是人员培养也不能一两个月就见成效,人才培养正规化,才刚刚起步,培养的合格军官还在校学习,一期毕业生也没有下放部队。为了应对大战需要,朝阳城的军队队列、纪律、战阵,只能采用短期培训的方式。
在财力方面。
主君府主官财务的“户部”,不仅把政务署的财政,还把“林氏商团”主要财力,放在扩大生产,收集原材料,以及引进人口方面,所以主君府无论是政务署还是林浩的小金库,财务状况的极为薄弱;
支撑朝阳城人口扩张,工业作坊的扩建,全都依赖“林氏商团”产出的工业品,换取来的财富。这些工业发展的制成品规模,倒是增长了很多倍。但是工业运行所需要的“工业原料”,因为没有固定的原料来源,所以时常有断供的风险。
好在“枫胶”、“长绒花”、“玻璃”的原材料,并不难以获得。那些东西在很多人族国度,也是些不值钱的东西,所以没有稳定的来源,但是各条渠道收集来的原料,勉强让大作坊生产没有停工。
如果再给朝阳城两年时间,以旺盛的产业需求为源头,“林氏商团”已经积极的在培养种植户,稳定的原料供应渠道体系,就可以成型。
在“钢铁”方面。
大量数以十万计数的新村庄,要消耗海量的“农具”、“菜刀”、“铁锅”、“蜂窝炉”、“武器”、“铠甲”等;
军队的扩编,又要消耗大量钢铁“军械”、“铠甲”等;在朝阳城产业扩大再生产中,还是要消耗大量的“钢铁”资源。
“钢铁”和其他金属等资源,朝阳城非常的缺乏。好在除了从云中城、鬼市、人族国度采购渠道外,朝阳城下辖的“平岗铁城”,已经开始向朝阳城供应铁料,有力的缓解了朝阳城的巨大缺口。
如果再给朝阳城两年时间,只要“平岗铁城”一家铁矿冶炼出产,就可以基本满足朝阳城低端用铁的大部分需求。
对于朝阳城输出“钢铁”等金属原料,已经是云中城和“灰矮人”对朝阳城最大宗的商品交易。随着经济的发展,朝阳城如同怪兽般需求,无休止的吞噬“钢铁”、“能量石”、“铜矿”等大量物资。资源短缺,已经成为朝阳城的进一步发展扩大的,头号制约。
总体讲,朝阳城的经济发展,外表看的是“繁花似锦”,烈火烹油,其实是“边莺”和“赵固本”等议事会高层,用最低的现金流,苦心维系,营造出的火热场面。如果朝阳城经济大刹车,朝阳城现有一切,全部可能如同泡沫般飞灰湮灭,大好发展局面将不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