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现实就是现实,敌人也不是傻子,敌人也看懂了朝阳城的潜力。蛮人这是绝不给朝阳城做大发育的时间啊!
举例子说明:
在“粮食”方面。
朝阳城的大量人口进入,数以万计数的新农村被新建,虽然荒野中土地肥沃,而且面积广大,农人也很勤劳。但是因为时间太短,农业种植是需要时间和周期的,所以光粮食消耗一项,就是朝阳城的沉重负担。现在朝阳城的农业产出,还远远不够养活麾下的人口,粮食缺口差了好大一块。
根据朝阳城的政策,新建村庄第一年“政务署”有政策扶持,第二年开始新村自负盈亏。
可是实际上,因为各种原因,比如,荒地即使开肯出来种植,第一年因为土地是“生地”,所以产出的粮食也是有限的,还不足以养活全村老小。因此仍然有一大部分的新村,在第二年做不到自负盈亏情况下,仍然需要向“朝阳钱庄”这个政务署麾下的钱庄借贷,用以后的农业收获进行“偿还贷款”。
尽管有农产品的保护价,使得新农村不会出现“谷贱伤农”。而且最早一批的“集村并寨”的新村,已经开始生活越来越有滋味。
但是朝阳城毕竟时间还很短,当前有一大多数半的新建设村庄,还是今年才刚刚新建,新村庄的农人没有稳定,毕竟粮食产出也不足,人心难定,这就是现实。
但是多给两年,“生地”变“熟地”,农庄生产的粮食大量产出,仅此一项,就能令朝阳城从粮食进口,变为粮食出口。至少在以后的引进新人口时,不用再花钱币买粮食。在吃穿不愁,未来可以预期的这种情况,民心和士气就会和现在完全不一样。
现在是“人心未附”,这时候贸然抽调劳动力,先不管抽调这样顾顾虑重重的士兵,是否有士气,光这个节骨眼抽调新农村的主要劳动力,就会极大的影响新村庄的稳定,甚至严重影响当季土地的播种,以及秋天的收成。严重的可能直接导致大批新建的村庄破产。
所以现在的朝阳城,虽然人口破千万,但是现在的局面是“人心未赴”,完全是个“虚胖子”。
在军队建设方面。
军务署在册的军力,虽然扩建到了六十万,但是战力并没有,成正比的增长那么多。
其中,“主力营”三十多万,武器资源是最好的基本保持了原有的战力水平,那时因为他们要承担荒野剿匪和日常巡逻任务;“城卫军”不过五万多兵力,除了一万部队在朝阳城,大部分新建部队跟随新设立的“安息郡”、“大湖郡”两个“郡守”,在新驻地的“寨堡”值守;
扩军之后,原来供给六万主力营的“修炼资源”,要供给给三十五万脱产部队。以前普通一名战兵可以享受,每月两副的“炼体药剂”,现在改为只有军官可以享受;军官每月原来可以享受的“炼体药剂”,也被减量配给。
不是“朝阳医院”的炼体药剂没有增加产能,部队的配给也同比增加了,但是增加的大部分被“边莺”这个林氏大管家,给拿去换资源和人口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