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50年——1662年??南明灭亡。多尔兖实行“圈地”、“占房”、“逋逃”、“投充”、“剃发”、“易服”弊政酷法。
1650年,号称中国第一屠夫的多尔兖死了。13岁的清朝小皇帝福临宣布亲政。福临史称顺治皇帝。因为他的年号是顺治。
顺治这个皇位是白捡的。作为皇太极的第九子,他原本没有丁点儿的机会继位。
当时皇太极死得突然,没来得及交代后事。他一蹬腿死了,皇位出现了空缺。满族八大旗旗主和各大王爷组成的政治局紧急磋商,推选新一届领导班子。
当时多尔兖的势力最大。他想“兄终弟及”继了哥哥的皇位。但是皇太极的长子豪格不干。他依靠部分贵族的支持和多尔兖争位。
当时的八旗分三派,一派支持多尔兖,一派支持豪格,一派爱谁谁只要是皇太极的儿子。哪一派都占不了半数以上。在这种情况下,多尔兖只能选择妥协。他不能让对手豪格得了皇位,于是提议当时只有6岁的顺治继位。
顺治是皇太极和庄妃的儿子。传说庄妃是多尔兖的情人。甚至有说法顺治是多尔兖和庄妃的儿子。
多尔兖的如意算盘是以顺治年纪小为由自任摄政王先掌握大权,等适当的时侯再取顺治而代之。先有其实,再有其名。
他利用手中的权力极力打压反对派。他以包庇下属的罪名将豪格下狱,然后害死了他。
清军入关后节节胜利,多尔兖的声望也在节节攀升。
传说庄妃担心儿子的皇位会被多尔衮抢走,毅然委身下嫁多尔兖。她让顺治管多尔兖叫“皇父摄政王”。他管你叫爹,你还好意思抢儿子的皇位吗?
多尔兖也许是想等拿下整个中国创下盖世奇功后再称帝,但是很不走运,出去打猎时掉下马摔死了。
多尔衮一死让顺治坐稳了皇位。
顺治亲政后宣布多尔兖诸多罪状,诸如专权独断、图谋不轨、害死豪格等,剥夺了他的所有封号爵位,并将其抄家。据说,顺治还把多尔兖从坟里拉出来,先是棒子打,后是鞭子抽,最后砍头暴尸。
残害汉人的多尔兖最终落了个死无全尸的下场。
顺治上台后开始修正多尔兖的一些政策。
顺治一反多尔兖猜忌、压制汉官的做法,注意笼络、依靠汉官。他对满汉官员同等对待,允许汉人官员掌印,也就是做部门的一把手。他还允许汉人世袭爵位。降将耿仲明死了,他让耿仲明的儿子袭了耿仲明的王爵。
故明的降臣降将感激涕零,对新主人更加忠心。
福临对中原百姓进行政治宣传攻势,诸如封祭故明帝陵以及孔子故里,宣布大赦天下,减免税负等等,削弱明朝臣民对清朝的抵触情绪。
“圈地”令和“逋逃”令被适当放宽,但最令中原百姓痛恨的剃发令仍然被严格执行。
“圈地”、“占房”、“逋
ū]逃”、“投充”、“剃发”、“易服”被称为多尔兖的六大弊政,是汉人仇恨多尔兖的焦点。
满人入主中原后,为了安置八旗官兵和他们的家属,随意圈地占房。土地和房屋的旧主人被当作奴隶“投充”到新主人的门下。不堪忍受的奴隶纷纷逃亡。满人于是实行严厉的“逋逃”法。
“逋逃”法规定:逃亡的奴隶如果被抓到,第一次打一百鞭,第二次砍头。他的邻居连坐受罚四十鞭。
满人对汉人实行保甲制,一甲十户,一户有罪株连其他九户。满人用这种方法逼迫汉人自己互相监视,不敢反抗。对于敢于窝藏逃人的人,全家人及所有家产归逃人的原主人所有。即使你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出租房子给逃人住也算是窝藏。
福临要求将之前圈占的有主的土地退还原主耕种,并且对“逋逃”法适当放宽。
但对于剃发令,清朝认为这是故明臣民臣服的标志,要求继续执行。
满清在进中原之初,对中国人摆出一副亲善的面孔。等他在中国立稳了脚跟,就开始变脸了,用血腥手段逼迫中国百姓服从他们的统治。
多尔兖在打下南京和苏杭后认为大局已定,下达“剃发令”,强迫汉人剃成满族发型、穿满族样式的服装,以剃发易服作为归顺的标志。
满清人(当时称旗人,现在叫满族)的服装是立领、对襟、盘扣,窄袖,就是现在所谓的“唐装”。满清的发型是半秃型,就是把前额上的头发剃掉,把剩下的头发编一条大辫子甩在后面,跟猪尾巴似的在屁股后面甩来甩去。
满族人是游牧民族,紧衬利落的短打扮便于骑马打猎,前额秃秃的不遮挡视线。
汉人不骑马,历来都是宽衣大袖、束发戴冠,把头发拢到帽子里用簪子别起来。头发从来不剃,因为“身体发肤,受之父母”,剃了不孝。
剃发令严重违背了汉人风俗习惯。并且剃发令对汉人来说有明显的屈辱性。汉人强烈抵制“剃发令”。
多尔兖下令:“限十日,全部剃发”。“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
他派出剃头匠和刽子手搭伴巡查,逮着一个留发的,摁那就剃。不从或迟疑的,刽子手二话不说,“喀嚓”一刀。滴着血的脑袋随即被挂到剃头挑子上示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