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4年——1650年??明福王南京继位,是为南明。清兵南下征讨。
不愿降清的南明大臣逃离南京往南跑,边跑边张罗新君。崇祯没孙子了,但他弟弟还有一个孙子,就是潞王朱常淓。大家一致推举潞王继任皇帝,希望潞王能带领大家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
潞王百般推辞。大明江山已经没戏了,还做什么皇帝。但搁不住大家死劝活劝,潞王勉为其难暂时监国,也就是代行皇帝职权。可看着清兵如潮水般杀来,潞王立马怂了,偷偷投降了清军。
一国之主投降清军,这对全国抗清军民是一个极大的打击。
清军很高兴。多尔兖认为大势已定,带领清军主力回东北休整,只留下少部分清军和洪承畴等降兵降将追剿南明残兵。
此时湖南、福建、浙江等南方省份还在明军的控制当中。这些明军里面实力最强的是福建的郑芝龙。他拥立唐王朱聿键为帝,重树南明大旗。
郑芝龙原本是一个海盗,并且是沿海地区最大的海盗。他掌握着一支实力超强的舰队,向过往的商队收保护费。他的总部开始时设在日本平户岛(现在的长崎县平户市),并且娶了一个日本女子生下一个儿子,就是大名鼎鼎的郑成功。
郑成功7岁的时候,郑家被日本政府赶出日本,跑到台湾安营扎寨。
好景不长,荷兰人来了。荷兰人觉得郑芝龙一艘船收3000两银子,太黑了。他们在荷兰东印度公司的组织下用洋枪洋炮把郑芝龙赶走。
荷兰东印度公司和后来在中国卖YP的臭名昭著的英国东印度公司一样,也是一个亦商亦盗的半官方组织。
郑芝龙实在没地去了,只好接受了明朝的招安,做了福建的总兵。
现如今清兵打过来了,出于保家卫国的目的,他奉唐王为主,号召各地军民团结起来反清复明。
唐王是朱元璋的后人,确切地说是朱元璋第22子的第8代孙,对崇祯来说属于远房亲戚。但手头没别人了,郑芝龙只能拿唐王顶上去。
唐王做了皇帝(史称南明隆武帝)对郑芝龙感激不尽。他没儿子便把郑芝龙的儿子当做自己的儿子,准备百年之后传位给郑成功。郑成功被赐“朱”姓,因此别人管他叫做“国姓爷”。
隆武帝不知道郑芝龙拥立他做皇帝是有私心的。郑芝龙的保家卫国是打着卫国的旗号保家,借大明皇帝的号召力吸引各路英雄入伙,帮他保住福建、保住他的地盘、保住他的荣华富贵。
隆武帝哪知道他肚子里的弯弯绕,登基后立即张罗反攻清军,对外宣告要御驾亲征收复南京。
郑芝龙借口筹粮筹饷需要时日,按兵不动。隆武帝干着急没办法。
当时多尔兖认为大局已定开始变换面孔,强迫中国百姓剃发,宣称“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
“剃发令”激起占领区百姓群起反抗。清兵出动军队进行残酷镇压。
隆武帝认为此时正是反攻的大好时机,催促郑芝龙赶紧发兵。郑芝龙一直推三阻四。隆武帝急了,你不去我去,组织了一支队伍出发了。
多尔兖得知南明又有了新皇帝,立即派兵增援洪承畴。
洪承畴也没闲着,派人去劝降郑芝龙。他说你们皇上已经跟你翻脸了,你待在南明也没好果子吃,不如来我们这边吧。你不就是想保住福建吗?我保举你做闽粤总督,不但把福建给你还把广东再加上浙江都给你,让你做三省总督。
郑芝龙也是有奶便是娘的主,一拍即合,答应投降。他把前线部队撤了回来,致使清兵长驱直入。
隆武帝在赶往前线的路上突遭清军偷袭,血战之后兵败亡身。南明新王朝瞬间崩溃。
郑成功对亲爹背叛干爹投降清兵的做法非常气愤,宣布断绝父子关系,领着一帮人出走厦门。
清军很快占领了福建、浙江、江西等地,随后又把兵锋转向四川。
四川在张献忠手里。他当年从湖北跑到四川,攻占四川后关门做起了皇帝。
比起李自成,他这个皇帝做得时间长了些。不过他是个暴君,杀人的魔王。正史、野史记载了不少他变态杀人的故事,简直就是杀人如麻、鸡犬不留。几百万四川人最后杀得只剩下几十万,有的甚至说几万,几乎绝种了。现在的四川人大都是后来从外地迁入的。
当然,四川人几乎灭绝也有清兵的“功劳”。
清军攻入四川。张献忠带兵迎战。他穿着黄袍玉带非常扎眼。清军主帅豪格是个神箭手,一箭把他射死。起义军因此崩溃。
自此,明朝原有疆土大部分已被收入囊中。清朝占领中国已是无法更改的事实。换句话说,中国亡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