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相张弘靖劝他不要两线作战,暂缓河北战事,先集中力量拿下淮西再说。
唐宪宗接受建议,从河北抽调部队去增援淮西。他任命名将李晟的儿子李愬[sù]为节度,让他去唐州接替高霞寓。
李愬到了唐州,看到部队惨败之后士气低落害怕作战,只能给时间让部队休整,恢复士气。
战争至此已将近四年,淮西军民也开始厌战。天天打仗,生产没法正常进行,军民的口粮都成了问题。百姓成群结队逃出淮西。后来军队也成建制地向官军投降。
文城栅(在河南驻马店遂平县西南)守军举城投降李愬。
当初唐州部队就是在进攻文城栅时惨败。吴元济称之为铁城。官军畏之如虎。如今文城栅没用官军一兵一刀就投降了,官军闻之士气大振。
李愬率军进驻文城栅准备反攻吴元济。李光颜等也开始重拾攻势。
宰相斐度自告奋勇前去淮西督战。他代表朝廷坐镇郾城,名为督战实为代替韩弘统一指挥各部作战。他做主召回各路部队的宦官监军,让带兵之将放手去打。
战局马上得到改观。
李愬制订了一个奇袭吴元济老巢蔡州(河南汝南)的计划。斐度看了大加赞赏,当即批准。
裴度率李光颜进逼吴元济,吸引吴元济的注意力。李愬则按兵不动,麻痹吴元济。吴元济以为李愬无意进攻,将主力调到北边防御裴度。
817年冬,李愬率军突袭蔡州。
十月的一天晚上,气温骤降,风雪交加。李愬突然下令紧急集合,全体出动攻打蔡州城。众将闻听大惊失色,但军令如山,众将也只得遵命行事。大军顶风冒雪向蔡州急进。
夜深天寒,风雪大作,旌旗都被凛冽的寒风撕裂。风刮到脸上跟刀割一般。好些士兵和战马都冻死在路上。
大军一路强行军奔抵蔡州城下。
李愬看到城边上有一个鸡鸭池,命令士兵用棍棒驱赶,让鸡鸭“叽嘎”的叫声掩盖行军声。
蔡州守军做梦也没想到敌军会在这种鬼天气下袭击蔡州,毫无戒备,都正在热乎乎的被窝里酣睡。
突击队员溜到城下,悄悄爬上城头,杀死熟睡的守门士卒,打开了城门。大军一拥而入拿下蔡州,活捉了吴元济。
吴元济被押解京城后斩首。
淮西平定后,各藩镇眼见实力强劲的吴元济都落得如此下场,惊恐不安。对朝廷曾怀有贰心的藩镇,纷纷向唐宪宗表示归顺。
成德请求割地投降。之前说割又没割的德、棣两州正式割让给唐玄宗。唐宪宗接受成德的归顺,恢复了王承宗节度使的职务。
搞恐怖活动刺杀宰相的李师道向唐宪宗请罪,让自己的儿子入朝做人质,并且割让三州。唐宪宗也赦免了他的罪行。
但是李师道的老婆舍不得让儿子离开自己,反对李师道主动归顺朝廷。她对李师道讲:我们有12州十万兵马的实力,为什么要怕朝廷。朝廷要打就让他们打。我们打输了再割地不迟。
李师道向来听老婆的话,于是向朝廷反悔。
唐宪宗马上调兵去打李师道。
各路诸侯为表忠心积极响应,挥军杀入平卢。韩弘这回也不敢怠慢,第一个杀入平卢。李愬再次率军参战,“与平卢兵十一战,皆捷”。
平卢在诸侯围攻下不断丧师失地。李师道忧郁成疾。
唐宪宗又放出话,只取李师道一人的性命,其余不问。李师道的部将不愿再战,纷纷投降朝廷。
李师道节节败退,只好收缩防线,沿黄河筑城防守,做困兽斗。为了抢修城池,他命令妇女也必须上工地干活。百姓因此怨声载道。
李师道抽调一万多部队交给部将刘悟,让他驻守黄河要塞阳谷(山东聊城阳谷县)。
819年,魏博军队偷渡黄河。刘悟毫无防备,被魏博军队杀败。
李师道认为刘悟肯定是故意放水,派人去杀刘悟。刘悟一怒之下带兵袭击郓州(山东泰安东平县),骗开城门杀进城去,抓住李师道把他杀了。
刘悟以李师道的脑袋作为信物向官军投降。
平卢淄青镇之乱随即结束。
平卢淄青是反叛藩镇里实力最强的一个藩镇。唐宪宗将其分为三个藩镇分别派人管理。
至此,历时六年的削藩之战取得重大胜利,唐王朝重新统一。各藩镇争相朝贡,接受中央领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