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9年——621年 李世民灭宋金刚、刘武周,收复太原,率军出关,与郑夏争战。
619年,王世充废掉杨侗自立为帝,国号为郑。隋朝彻底灭亡。
窦建德不肯向王世充称臣,也自称天子,跟王世充分庭抗礼。窦建德的国号为夏。
自此,唐、郑、夏三国鼎立。
其实隋亡之后诸侯林立,例如萧铣建西梁,沈法兴自立为梁王,杜伏威称吴王,但他们的影响力跟唐、郑、夏三国没法比。
王世充称帝后开疆扩土,出兵攻打伊州(河南洛阳嵩县)、义州(河南新乡卫辉市)、济州(河南济源)、毂(谷)州(河南洛阳新安县)等地。这些地方原是瓦岗军的地盘,后来归了李唐。
伊州、义州先后被王世充攻陷。
王世充派大将罗士信率军去打谷州。罗士信原是隋将张须陀的部下,在张须陀死后归降了李密,在李密投唐后归降了王世充。他在王世充那里感觉不受到重用,决定转投李唐。在此之前,程咬金、秦叔宝等瓦岗旧将已经弃王世充而去,投降了李唐。罗士信得到机会也率部投降了李唐。
得益于罗士信投唐,TJ不仅守住了谷州还和罗士信联手反攻洛阳。罗士信一度杀入洛阳外城。王世充不得不转攻为守。
刚击退王世充,窦建德又率军杀来。窦建德率军十万直扑洺州(河北邯郸永年县)来找李神通决战。李神通自知不是窦建德对手,主动退守相州(河南安阳)。窦建德进逼相州。李神通再退黎阳,跟李世勣会合。窦建德不依不饶,占领相州之后又追到黎阳。李世勣不服窦建德,率军迎战,虽然先拔头筹,但终因寡不敌众战败投降。李神通、魏征等被窦建德俘虏。卫州(河南新乡卫辉市)、赵州(河北石家庄赵县)、沧州(河北沧州沧县东南)、滑州(河南安阳滑县)等地先后落入窦建德手中。
当时唐高祖正全力以赴对抗刘武周,无暇顾及关东。
刘武周勾结突厥人进攻李唐的山西领地。在家留守的李元吉打不过刘武周,放弃太原弃军而逃。唐高祖组织兵力救援太原被刘武周击溃。刘武周顺势占领了山西大部地区。
唐高祖认定山西以及关外都没救了,打算退守关内。他下旨:“贼势如此,难与争锋,宜弃大河以东,谨守关西而已。”
李世民极力反对。太原是我们的大本营,哪能说不要就不要了。他主动请缨去收复太原。唐高祖把关中所有军队交给李世民反攻太原。
李世民率军从龙门渡河北上杀入山西。刘武周派部下宋金刚率军来战。李世民通过侦查发现敌军人多势众,兵强马壮,但是携带的粮草不多并且粮道漫长。于是他坚守不出,避其锋芒,同时频繁派兵袭击他们的粮道。
数月之后,宋金刚顶不住了,粮尽撤军。李世民闻讯立即倾巢而出跟踪追击。三日不解甲,两日不吃饭,一日数战,不给对方任何喘息的机会,直到把他们彻底打垮。
宋金刚的部将尉迟敬德率本部军八千人投降了李世民。
尉迟敬德面如黑炭,短眉豹眼,胡子浓密卷曲,面相凶恶,和秦叔宝一起被后人当做左右门神。
刘武周得知宋金刚覆灭,吓破了胆,放弃太原逃往突厥。
李世民随即收复了山西各州。
山西战事结束后,李世民稍事休整便又率军出关去打王世充。
王世充卡着TJ东进的道路。李唐要想逐鹿中原,必须首先打掉王世充。
罗士信作为李世民的先锋官率军进攻慈涧(在河南洛阳西),掀开洛阳争夺战的序幕。
王世充亲率三万军队救援慈涧,正巧碰上李世民率队前来侦察。王世充立即指挥部队包围李世民。李世民毫不慌张,右开弓射击逼近的敌兵。敌兵应弦而倒。李世民趁敌军混乱之际反冲敌阵,活捉了敌军将领。敌军大乱,仓皇而退。李世民全身而退。
为了取得第一手材料,李世民经常亲自带队去侦察敌情,然后做出相应的部署。
次日一早,李世民率军五万来慈涧与王世充决战。王世充惧怕李世民,不敢决战,放弃慈涧退守洛阳。
李世民没有急于进攻洛阳,出兵切断洛阳与外界的联系。同时为了集中精力对付王世充,李世民派人去跟窦建德讲和。窦建德当时正在跟幽州的罗艺对战,同意跟TJ讲和。
洛阳逐渐被孤立后,王世充所属各州纷纷向TJ投降。王世充任命的显州(河南泌阳县)总管携河南南部25州投降李唐。尉州(河南省尉氏县)刺史携7州降唐。
李世民亲赴洛阳侦察,准备对洛阳发动总攻。他登上魏宣武陵观察地形。
魏宣武陵是北魏皇帝元恪的陵墓,又叫景陵。景陵至今犹存,是一个直径110米、高24米的土丘,位于洛阳城外的邙山脚下。只可惜景陵多次被盗挖,没留下什么有价值的文物,连棺材都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