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跋珪打败慕容宝之后,留兵驻守平城(山西大同),自己率军回盛乐。
燕军秘密行军,从太行山中凿山而过,突袭平城。平城毫无防备,被燕军一攻而下。
拓跋珪得知慕容垂亲自率军杀来,大惊失色,打算再次远遁。
慕容垂继续前行来到参合陂,率全军祭奠屈死在这里的燕军亡灵。目睹堆积如山的同胞尸骨,全军放声痛哭。慕容垂深受到刺激,大口吐血不止。
慕容垂本来就有病,这一吐血,病势更加沉重,当晚卧床不起,不能理事。
统帅病倒,这仗就没法打了。燕军只得匆匆撤军回国。
拓跋珪得到消息,立即改退为进,率军追杀燕军。但拓跋珪慑于慕容垂的威势,害怕慕容垂诱敌深入,追到平城便止步不前。
慕容垂在回军的路上去世。太子慕容宝秘不发丧,回国后才公开父亲的死讯宣布即位。
拓跋珪得到慕容垂的死讯后悔不迭,全起大军四十余万反攻后燕。
拓跋珪率一支军进攻并州,派一支军进攻幽州。燕军迎战被杀得大败。
慕容宝见魏军多是骑兵,自己以步兵为主的部队在平原作战占不了便宜,命令各地据城或据险坚守,让魏军来攻,等他们人疲马乏再出击。
拓跋珪见燕军不再出战也改变战术,采用蛙跳战术,能攻克便攻克,不能攻克便绕过去继续深入,把燕军据守的城池变成一个个孤岛。
拓跋珪在并州一直打到潞川(山西长治黎城县南),然后跨过太行山杀入冀州。
当年韩信伐赵时修建了一条栈道,从山西井陉直入燕国腹地。这条栈道年久失修已经不能通行。拓跋珪派兵秘密修复了这条栈道,然后率军通过这条栈道杀到真定(河北石家庄正定市)。
燕国被从天而降的魏军吓得手足无措。常山(河北石家庄元氏县)以东的郡县或弃城而逃,或举城投降。冀州只剩下中山(河北保定定州市)、信都(河北衡水冀县)、邺城三城还没有被魏军攻克。中山是后燕的都城。
拓跋珪率军进攻邺城。燕军等魏军打累了回营休息,发动夜袭将魏军击败。拓跋珪率军仓皇后撤。但燕军并没有追击,而是收兵回城继续固守。拓跋珪不敢再攻。燕军也不敢出战。两军就这么耗起来。
这时北魏国内发生叛乱。拓跋珪无奈只好撤兵回国。他一边往回走一边派人向慕容宝求和,希望两国罢兵休战。
其实他要是不求和反倒没事。慕容宝不确定发生了什么事,肯定不敢拦也不敢追。他这一求和反倒坏了。慕容宝确信拓跋珪撤兵是后院起火,不是诱敌之计,拒绝和谈,全起十五万步骑兵追了出来。
慕容宝在栢肆(河北保定曲阳县)追上了拓跋珪。拓跋珪见走不脱了,只好就地扎营。
拓跋珪安排部队好好睡一觉,歇歇脚,养足了精神明日一战击溃慕容宝。
慕容宝知道拓跋珪的厉害,哪敢跟他硬碰硬,决定半夜偷袭。
到了晚上,慕容宝带兵悄悄靠近魏军大营。燕军乘风放火并发动攻击。魏军没有防备被燕军偷袭得手,在慌乱中四散奔逃。拓跋珪从睡梦中惊醒后连鞋都没来得及穿就跑了。
但是魏军跑光了,燕军却在魏军的大营里稀里糊涂地打了起来。两拨燕军在黑灯瞎火中都把对方当魏军,互相“啪啪啪”地射箭。
正在发足狂奔的拓跋珪扭头一看,马上明白了是怎么回事。他停下脚步召集溃散的兵卒,点起火把,发起反攻。
这回轮到燕军大乱了。分不清敌我的燕军受到攻击四散奔逃。
燕军偷鸡不成反蚀一把米,士气大跌。慕容宝见状,不想再打,领兵撤退。
拓跋珪见形势逆转,放弃撤军回国,挥军追击慕容宝。魏军像赶鸭子一般追击燕军,死缠烂打。燕军一败再败,狼狈逃窜。慕容宝怕跑不掉,放弃步兵只带骑兵逃走。为了加快逃跑速度,慕容宝命令部下把辎重扔了,把战袍脱了,甚至连兵器都不要了。不幸的是,他们遇到大风雪。气温骤降,冻死燕兵无数。
拓跋珪虽然没追上慕容宝,但一路追杀斩获颇丰。燕军十几万军队只跑回来一个零头。
慕容宝狼狈逃回中山。这场大败让他颜面尽失。事实上,参合陂惨败已经让他颜面尽失。这回原本是他挽回颜面之战,没想到败得更惨。他的脸被拓跋珪摁到地上摩擦摩擦再摩擦。燕军精锐已经让他丧失殆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