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杀入陇西,包围了南安(甘肃定西陇西县东南)。魏将陈泰率军救援。魏军刚走到洛门(甘肃天水武山县东南),姜维就撤了。姜维出兵匆忙,准备不充分,粮食吃完了,不得不回。
诸葛恪杀入淮南后又去攻打合肥。
孙吴北伐通常是奔着合肥去的。合肥是淮河流域的重镇,是威胁长江安全的桥头堡。守江必守淮。孙吴一直想拔掉这根肉中刺。但合肥偏偏是个钉子户,任尔东西南北风,兀自巍然不动。孙吴打了好几次都没打下来,只能在曹魏援军来到后怏怏而去。
这次诸葛恪北伐换了一个打法,佯攻合肥,围城打援,歼灭曹军的援军后再从容攻城。
但不幸的是,司马师看破了诸葛恪的计策,不着急救合肥,偏要等他攻城不下筋疲力尽时才出兵。
诸葛恪等了一个多月也没等来魏军的援军,发狠全力攻打合肥,把佯攻变强攻。你不救我就真拿下合肥。
合肥城高墙厚,可也搁不住诸葛恪大炮(抛石机)日夜猛轰,最终被砸塌了一角。
诸葛恪刚要下令总攻。这时合肥守将张特派人请降。张特说,根据我们国家的法律,坚守城池百日以上投降者无罪,家人也不受连累。现在我们已经守了90多天了。希望吴军能宽限几日再进城,让我们凑够100天。
诸葛恪爽快地答应了。他当然愿意兵不血刃拿下合肥。
他命令吴军停止攻击,退回军营。
诸葛恪美美地睡上一觉。第二天起来一看,守城的魏军连夜把城墙修好了。诸葛恪知道被人耍了,暴跳如雷,下令全力攻城,一定要杀他们一个鸡犬不留。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吴兵二次攻城,劲头就没有之前大了。再者天气炎热,士兵们喝生水闹肚子的非常多,也没力气打仗。
诸葛恪气昏了头,认为将士不肯出力,滥施军法。士气更加受挫。
魏国得知前线的情况立即出兵救援合肥。
魏军援军到来对诸葛恪来说不再是好消息,因为他已经没有余力围城打援了。无计可施的诸葛恪只得下令退军。
魏军沿途追杀,斩获万余人。
诸葛恪倾国之力北伐,损兵折将,毫无收获。
诸葛恪性格孤傲,在朝里没什么没人缘,也不听劝,一意孤行,树敌颇多。这次他落败而回,毫无歉意,满不在乎,甚至比得胜回来还牛,对群臣颐指气使。这让群臣对他更加反感、愤恨。
将军孙峻认为诸葛恪早晚是个祸害。他对吴主孙亮说,诸葛恪图谋不轨,必须设法除掉。孙峻是孙亮的堂侄,但年纪比孙亮大。孙亮非常信任孙峻,与孙峻合谋处死诸葛恪。
孙亮假意为诸葛恪接风,让孙峻把诸葛恪接到宫里喝酒。
诸葛恪进宫后,他的手下张约发现宫里的布置有不对劲的地方,担心有人暗算诸葛恪,建议诸葛恪赶紧回去。诸葛恪轻蔑地说,孙峻那家伙干不成事的。我们只要小心他在酒里下毒就是了。诸葛恪挎着剑带着张约去见孙亮。
在酒桌上,诸葛恪担心孙峻下毒,只喝自己带来的酒。孙峻见状,借口上厕所,拿了把刀回来。他口称奉旨捉拿诸葛恪,一刀砍翻诸葛恪。张约挥刀来救,砍伤孙峻的左手。孙峻右手回手一刀砍断张约右臂。殿外卫兵冲进来将诸葛恪等人杀死。
杀了诸葛恪。孙峻以诸葛恪意图谋反的罪名夷了诸葛恪的三族。
多亏诸葛恪的一个兄弟早早就过继给了诸葛亮,才使诸葛瑾一门不至于绝后。
当年诸葛亮结婚多年没有孩子,怀疑自己得了不孕不育之症,写信请求大哥过继自己一个儿子。诸葛瑾便把自己的二儿子诸葛乔过继给诸葛亮。后来诸葛亮经过不懈的努力有了自己亲生儿子,但仍然视诸葛乔为长子。
吴国进入孙峻时代。但孙峻当权后跟诸葛恪一个德行。
几乎是同时,魏国也发生针对权臣的政变,不过没有成功。
中书令李丰打算除掉司马师。他串联了几个对司马师不满的大臣准备在一个祭拜仪式上诛杀司马师。他事先跟皇帝曹芳通报了他们的计划,希望得到曹芳的支持和配合。但曹芳是否批准不得而知。估计是没批准。因为李丰的B计划是如果曹芳不支持他们,就在祭拜仪式上挟持他。
李丰跟曹芳的密谈被司马师得知。曹芳身边布满司马师的眼线。李丰跟曹芳说了什么转眼便传到司马师的耳朵里。
司马师立即叫人把李丰找来。李丰宁死不招,被司马师当场打死。司马师随后把参与谋划的人全部抓来杀掉,并且灭了三族。
曹芳即便没有跟李丰同谋,但至少也是知情不举。曹芳相信司马师不会放过他,惶惶不可终日。司马师也的确准备废掉曹芳。曹芳不愿坐以待毙,暗中跟亲信密谋杀掉司马师、司马昭兄弟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