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又对伙计吩咐道:“开始吧!”有伙计上去把盖在牌匾上的红布去掉,露出重新定制的新牌篇,上面心怡楼的三个大字苍劲有力,显示出书写之人的功底不凡。这还是张玉兴特意拜托的现任馆阁校勘的蔡襄所作。
蔡襄可是后世著名的书法大家,身为宋四家之一,十八岁时就于天圣八年考中进士,虽然现在才只有二十岁出头,在书法上的成就已经是不同凡响了。
心怡楼的牌篇一露出来,就赢来周围人的一阵喝采,随后一名伙计让众人稍微后退一点,让开场子,点燃了一挂鞭炮。
重大节日和喜庆时候燃放爆竹是中国的传统习俗,不过在唐时还只是用火堆烧竹子,名叫“爆杆”,后来火药发明出来之后,在宋时就已经出现用卷纸裹着火药的爆炸物了,不过只有单响和双响的区别,名字也改为了“炮仗”。
张玉兴自然是把后世的鞭炮在北宋重现出来,也没有什么难度,只需要让人把单个的红纸卷成的炮仗编在一起就行了。
现在在心怡楼门口放的就是一挂几千响的鞭炮,鞭炮声一响起来,就引来周围百姓的一阵惊呼,初时大家还有些害怕,很快就发现这不过就是把平时的单个炮仗编在一起放罢了,于是人群就又重新回复了正常,同时受到这连串的响声以及满地的红纸碎屑的影响,所有人都感受到了喜庆的气氛,人群中的孩子们更是又蹦又叫的跑来跑去。
等到鞭炮声消失之后,酒楼门前的地上留下一层薄薄的红纸碎屑,就像是后世的红地毯一般,空气中也漂浮着一股火药燃烧的气味,久久不散。
刘掌柜对着四周又行了一圈礼,大声说道:“欢迎各位进来品尝美食美酒,敝店新进了一批美酒,都是现在汴梁市面上见不到的种类,一连五天,敝店都是所有菜品八折,所有酒水五折,今天凡是进店的顾客,都有礼品相送,大家不要错过机会!”
随着刘掌柜的声音落下,马上就有众多的百姓开始涌入心怡楼。开封的百姓大多富庶,又对新鲜事物最是好奇不过,心怡楼不比七十二家正店,里面的消费水平还是比较亲民的,很多百姓都能进去消费的起。
没过多久,酒楼的一楼和二楼的位置就已经差不多要满了,而门口的顾客还在不停的涌进来。至于三楼的雅间的位置也都差不多了,三楼大部分都是给持有请帖的客人准备的。既然是请帖,也就是要请客,当然酒菜就不会再要收费了。
基本上持有请帖的客人不是商界有头有脸的人物,就是一些地方上比较有名望的人,官场上来的人并不多,还特意专门有一个雅间把他们和其他普通客人分开,每个雅间门口都分配了一名伙计负责,而王敬宗和几名管事就负责在这些雅间之中来回跑,接待持有请帖的贵客,刘一鹤掌柜则是负责在一楼门口那里应酬。
状元楼唐掌柜也收了请帖,不来也不合适,不过他借口自家酒楼事多姗姗来迟,免的来的太早和熟人聊天时尴尬。等他进来的时候好多人已经开始吃上了。
刘掌柜看到他进来,心里自然是对他还有些怒气很不舒服的,不过今天来到这里的就是客人,何况人家也是拿着自家的请帖来的,也算是给了自家面子才来,于是勉强压下怒气,迎上前去皮笑肉不笑的说道:“哎呦!这不是状元楼的唐掌柜吗,今天赏脸来捧场,小店可真是蓬荜生辉了。”
唐掌柜听着刘掌柜的语气不善,尤其是蓬荜生辉四个字说的是加重了语气,心里也是有些尴尬,不过到底是天天迎来送往的主,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也是强挤出点笑容,拱手回道:“哎呀刘掌柜,今天到底是开业大喜的日子,看你这面相,就是人逢喜事精神爽啊!小弟这里就先恭喜贵酒楼客源广进,多多发财了。家里今天事多了点,来晚了来晚了,一会儿我自罚三杯谢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