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兴又开始关注起自己建在海岛上面的白云石砖工坊,最近一段时间盐田务的事情太多,自己只能是偶尔抽时间来这里匆匆看上一眼,关心一下工艺改良的进度。现在终于可以把大部分的工作交给下面的官员去做了,自己一下子轻松了不少,算是整个盐田务中最轻闲的人了。
现在这处工坊主要任务还是用各种方法试验改良制作工艺,成品的白云石砖生产出来的并不多,自己以后就算是要建高炉也不可能建的太多,只要够日常消耗补充就行了。
这处工坊里的东西和工匠张玉兴准备在自己回京城的时候全都迁走,如果自己真的开始建造高炉的话就可以让他们也加入进去,这些工匠们可是自己好不容易培养出来的,可放心不下就扔在这岛上散养。
另外还有盐田务中精制盐工坊里的那些工匠,将来也会跟着自己一起迁到京城,反正他们只是小批量生产,京城中也有足够的盐让他们精制,在哪里生产都是一样的,关键还是人才培养太不容易,张玉兴费了那么大的精力,好不容易用一年时间培养出来这么点熟手工匠,而且三酸两碱在以后的化学工业中地位非凡,这些工匠至少是对这些化学品无比熟悉了,在张玉兴的眼里宝贵的很,他可没有那么大方,一开始就没打算给自己的继任者留下来。
之所以张玉兴做了这么多的准备工作,连两个工坊里的工匠都准备要迁走,就是因为吕夷简已经让人从京城给自己带了话,盐田务的一应事务制度已经算是基本完备走上了正轨,让张玉兴做好交接准备,可能很快就会把他调回京城,同时也让他推荐自己卸任后接替自己的人选。
一般这种官职有了空缺要么是副手升上主官,要么是在京城守缺的官员中选一个派出来,当然惯例会让上一任推荐自己的继任者,至于推荐的人会不会上任就是另一回事了,应该说这种地方官员全都是由京城任命的,任何时候官员的任命权京城那里都是抓的牢牢的。
张玉兴也不认识其他的官员,自然就把自己手下最能干的推官梁升给推荐上去了,梁升上次因为张玉兴想要推广简化数字和新式记账法,在去年的时候已经去了一次京城,在三司使的面前露了一次面,能力还是被三司使看中的,以后有很大的机会可能就会被推荐调进三司,只是这种官员任免三司自己说了不算,尤其是三司使这个职位更换频繁,很少有人能做到两年以上的,张玉兴的推荐也只是能够加分,关键还是要看流内铨的任命。
很快朝堂中的诏书就下来了,诏书中没有直接任命张玉兴的新职位,只是命张玉兴回京述职,同时任命梁升暂为权知盐田务,官职前面加了个权字,意思是这就是临时任命,估计干的时间不会太长,可能很快就会由其他人来代替梁升,但不管怎么说这也是一任场务的主官,也就是监当官,有了这么一个经历,梁升后面再升职起步就要高不少,算是能够摆脱他以前在各种低级官员的位置上来回奔波的困境,因此梁升对这个任命倒也是满心欢喜。至于和张玉兴一起从京城过来的刘平那边,他这一任还远没有结束,这次的诏书中也没有提到他,只能是继续呆在盐田军中,没有办法再和张玉兴一起回去了。
刘平对此看得很开,他现在在盐田军中呆得可是舒服的很,有盐田务在他也就不用怎么管盐田军中的事,做为内臣外放出来的军使,也没有什么人管他,每天逍遥自在,小日子过的比以前强的太多了,有盐田务的政绩给他背书,这一任结束后怎么也会得到升迁的。
元享二年八月初二,张玉兴与梁升交接完了程序,吃过了刘平众人为他送行的酒席,带着邬眉儿和杏儿两姐妹以及自己的一众学生们,正式踏上了回京城的路。至于那两个工坊的搬迁工作,在接到诏书之后就已经开始了,只是因为要搬的东西太多,并不和张玉兴他们一路,没有走在一起罢了,到了京城之后这些人也有人安排他们,会把他们先安置在张玉兴住的那处皇庄里面,这些事情张玉兴在任命下来之前早就已经上奏章给赵祯请示并同意过了的。
虽然现在身边都是年青学生和女人,这一路上众人还是得一路风尘仆仆的赶路,就想着在八月十五这天之前能够赶回家去。张玉兴与邬眉儿姐妹是没有什么亲人了,但是这帮学生已经离家一年了,都想着过节前赶回家里能和家人过上一个团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