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承看着张玉兴鼻孔都快朝到天上的得瑟样子,怀疑的问道:“张兄还懂得做菜?”
张玉兴不满的道:“什么叫做还懂得?忘了刚才我说得话了?新近流传出来的炒菜方法大多都是我传出来的。那些还只是普通菜式,好多经典的名菜我都还没拿出来呢!”
王承为难的说:“可是这样实在是不太方便吧,就算是张兄愿意,我家心怡楼只怕也请不起张兄来主厨吧?毕竟张兄应该是有好大的产业需要忙的吧?”
张玉兴一瞪眼道:“那是当然了,兄弟我在城外可是有好几个工坊,生意火爆,一分钟……嗯……几百文……上下,怎么会有时间来你这里当主厨?我的意思是传授你几个菜式,让你们有和其他酒楼竞争的能力,把客户再抢回来。”
王承没在意一分钟是什么意思,只是吃惊的问道:“张兄愿意把菜式教给我们?”北宋时期很多酒楼的招牌菜对外都是秘而不宣,连厨房都是由很多单间,自己会的拿手菜一个比一个捂的严实。其实也不光是菜,各行各业的秘方大多是如此行事,甚至还有传男不传女的规定等等。现在可是没有什么知识产权,中国人的仿制能力极强,一旦被破解了的秘方,立刻就满大街都是了,价格也会变成白菜价。
张玉兴完全没有这个概念,以前他大多是一个人生活,所以自己也会做菜,他会的菜并不太多,但是手机里却有很多网上下载的菜谱,属于所有人都能学的,并不是某些大厨的秘方,之前流传出来的不过是家常菜的做法,并不像是酒楼里做的那么精细。现在随便拿出来几样应该可以当个招牌菜来用了。因此张玉兴不在意的说道:“没什么大不了的,你我虽然相交时间不长,不过我可是真心把你当朋友,这点小事就不必客气了。再说我会的菜多着呢,随便先教你们几手,只要你们自己不泄漏出去就行了。”
王承大为感动:“好!张兄话已至此,小弟也就不矫情了,张兄放心,我家的几大厨已经在我家这里做了不少时间了,忠心度应该是没问题的。而且大厨们当初都有契约在,就算是不在我家做了,也不能加入汴梁其他酒楼,只能去外地的酒楼做,平时做菜也都是在单间,不会泄漏出去的。”
“那修文就把大厨们请进来吧,嗯……最好是分别来,每人都学几道常用的菜,再学个不同的招牌菜,你看怎么样?”
王承自然是没有意见,喊来小二吩咐他把大厨叫来。你要问为什么张玉兴不去厨房亲自给大厨示范教学?张玉兴自己会的也是按的家常菜的做法,没事谁会在家做大饭店的菜啊?所以他现在只是让王承找来纸笔,他来念,由王承写出菜谱,让大厨们学了回去自己调试,他们毕竟做了这么长时间的厨师,这点能力还没问题的。
很快大厨们一一进来,虽然惊讶于张玉兴这么年青就能会这么多的菜,但是拿了菜谱听了张玉兴的讲解不禁眼冒精光,对张玉兴是感恩戴德,表示绝对不会背叛东家的栽培,甚至有个不到三十岁的大厨都想对张玉兴磕头拜师了,让张玉兴是哭笑不得。
张玉兴主要是教了所有人酒楼菜式的做法,每人都学了些红烧肉,糖醋排骨之类的,素菜没有太大区别,只是修改了一些大厨们以前的做法让味道更突出一些,随后就是招牌菜,分别给他们教了四喜丸子,西湖醋鱼,鱼香肉丝,东坡肉,现在苏东坡还没出生,就对不住他了,先把东坡肉给做出来,嗯……名字还给他留着,至于鱼香肉丝,现在虽然没有郫县豆瓣酱,但是酱早就有了,品种也不少,调出鱼香味并不难。最后还给一个刀工最好的大厨单独教了北京烤鸭的做法,虽然现在的鸭子比不上北京鸭,不过因为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别人又没有吃过正宗的北京烤鸭,主要还是张玉兴希望以后能吃到更多的后世名菜。
让大厨们自己下去调试品味,张玉兴和王承接着在雅间中慢慢吃喝聊天,等厨师们调试差不多了让张玉兴把关,虽然他并没有吃过所有的菜,但是没吃过猪肉总是见过猪跑是吧。不过烤鸭张玉兴教的是挂炉,需要专门改造挂炉,今天是吃不上了,让怀念烤鸭味道的张玉兴多少有些遗憾,只能改天再来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