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是个贤明的君王,雄霸天下的霸主,看人和做事都很有高度,非常赞赏公子完的这个谦虚的态度,认为他是个有才能的人,一定要让他留在齐国当官,齐桓公也没有想到,留住了陈氏,也就为自己的后代留下了祸根,当然这是很久以后的事情了。
所以,齐桓公就让公子完担任了齐国的“工正”,也就是管理工程、工匠的官,绝对是肥缺。
这就是陈氏逃亡齐国的历史原因,这个公子完,也叫做陈敬仲,后面我们就改称他为:陈敬仲。
陈敬仲很贤良,也很聪明,他非常明白自己的所处的位置,一次,他在家里面请齐桓公喝酒,齐桓公很高兴,酒喝的很透,话聊的也很快乐,不知不觉就到了晚上掌灯的时候了,齐桓公借着酒劲就说:
“我们点上灯继续喝——”
没想到人家陈敬仲很礼貌的站起来辞谢:
“我只是准备在白天招待国君,没有准备在晚上招待国君,所以晚上陪酒是不敢遵命的。”就辞谢了齐桓公。
从表面上来说,陈敬仲似乎非常守礼,其实他是真聪明,你想,在过去那个年代里面,如果国君在大臣的家里面喝酒出一点问题,那就是臣子的死罪,即便是你保证国君不在你的家里面出事,你敢保证其他的大臣或乱臣贼子不出点幺蛾子,一旦在回去的路上,或者是在自己的家门口搞点事情,陈敬仲都是吃不了兜着走的局面。
所以,早早的结束酒席,才是最好最聪明的结局。
因此,后来的人们说:
酒,是用来完成礼节的,大家彼此借助这美酒,交流感情,诉说理想,畅谈人生,都是很好的,但是不能没有节制,胡吃海塞,伤身伤情,这才是喝酒的道义所在。
在与国君喝酒的这个机会中,陈敬仲还是坚持了这个礼节,不让国君喝酒过渡,也严格的要求自己,这就是仁义,有了道义和仁义,才是喝酒的最高境界。
我们可以想想,是不是这样,如果君子沉迷于酒,而堕于情,是不是这个酒喝起来,就一点也没有滋味了,不如不喝。
当年,陈敬仲小的时候,还在位上爸爸陈厉公,曾经带着他找了个算卦大师算命,这个算卦大师用当时最高科技的《周易》技术进行了演算,最后吃惊的对陈厉公说:
“卦象表明此人,出聘巡游,非常有利于做国君的上宾。
此人恐怕要代替陈,而享有国家吧!但是应该不是在陈国应验,而是在别的国家应验,而且不在他本人的身上体现,而是应验在他的后代子孙身上。如果非要在别的国家应验,那一定是在姜姓的国家吧。但是事情不能双丰收,只有在陈国衰亡的时候,他的后代才能兴旺起来。”
你看看,早在陈敬仲还是个小孩子的时候,算卦大师已经给他下了这个结论,这简直就是个神人,多么厉害。
陈敬仲,就是第一个跑到了齐国的陈氏老祖,当时的齐桓公怎么也没有想到,一个流亡公子的后代能够取代了他们姜姓的齐国,这是他做梦也没想到啊。所以说,千万谁也别瞧不起谁,谁也不知道以后谁会怎样,善待别人,就是善待自己。
读《春秋》就要明白这些道理。
当初,陈敬仲还在陈国的时候,陈国的大夫懿氏想把自己的女儿嫁给陈完,他老婆根据男女的生辰八字,就先算一卦,合合两人的婚配,一下子就得到了是吉卦,卦辞说:
“凤皇于飞,和鸣锵锵。有妫之后,将育于姜。五世其昌,并于正卿。八世之后,莫之与京。”即便是不明白其中的含义,光看字眼就十分的吉祥。
这段卦词的意思是:夫妻好比雄雌凤凰,双双飞翔,鸣叫应和,响亮清脆。妫姓的后人,将在姜姓之国,蕃育昌盛,五代以后,就将发达,地位与正卿并驾齐驱。八代以后,无人能与之相比。
一个国家中,无人能比,这不就是最大的国君吗!
所以说,这个陈敬仲很厉害,跑到了齐国,有了发展的基地。
这就是第一代的陈氏奔齐。
陈氏奔齐以后,就改姓了“田”,也就是以“田”为氏了,所以陈敬仲,也可以称作:田敬仲。这都是一个人,这也是后来的田氏代齐的来源。我们为了让大家清楚,所以更多的还是按照原来的姓氏来称呼陈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