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十月,晋国赵鞅带兵包围了周王室的首都朝歌。军队驻扎朝歌的城南,中行文子荀寅此时正驻扎在朝歌城内,一看赵鞅来了,赶快抵抗吧,于是就派了部分的兵力从城内出兵,攻打朝歌的城南外城,试图让赵鞅的部队全部集中在城南地区交战,分散赵鞅的注意力,然后就带着部分人马从城北突围逃跑了。
中行氏荀寅再次逃跑。
鲁哀公三年,十月二十三日,荀寅跑到了邯郸,与邯郸午的儿子赵稷汇合了。邯郸赵稷就是因为赵鞅擅自冤杀邯郸午而叛乱的,一直处在与晋国的对抗之中,也算是一个武装割据的根据地吧,荀寅只能跑到这里了。
这次晋国出兵的目的又没有达到。
鲁哀公三年,十一月,赵鞅一怒之下,将范氏家族的士皋夷给杀了,虽然说这个士皋夷是当时挑起攻打范氏和中行氏的五个关键人物之一,算是打击范氏的功臣。但是士皋夷一心相当范氏的宗主,此时范氏已经是穷寇之势,一旦范氏被消灭,这个士皋夷如果借此机会真的成了范氏的新任宗主。那样,范氏家族还会存在,这不符合赵鞅想彻底灭掉范氏的根本利益,所以找个借口,什么功臣不功臣的了,就将他给杀害了,范氏从此基本上处在已经灭亡的状态了。
这就是斩草除根,不留祸患。
鲁哀公四年,秋天七月,齐国和卫国再次的救援范氏,七月十四日包围了晋国的五鹿,企图为范氏再建立一个复兴的基地,但是,赵鞅并没有给他们这个机会。
九月,再次的带兵包围了邯郸,准备斩草除根,彻底消灭整个事件的爆发点。
围困战进行了二个月。
这年的冬天十一月,邯郸终于顶不住晋国赵鞅的猛攻,邯郸投降了。
荀寅逃亡了鲜虞(中山国),邯郸午的儿子赵稷逃往到了晋国的临城。
十二月,包围五鹿的齐国大臣旋施迎接赵稷,并且拆掉了临城的城墙,带着赵稷返回了齐国。而齐国的另一个大将国夏,连续的攻破了晋国的八座城池,最后逼近了黄河壶口,给赵鞅造成后方的极大麻烦,然后北上汇合和鲜虞(中山国),迎接了荀寅后,把荀寅安顿到了柏人城。
鲁哀公五年,春天,赵鞅平定了被齐国攻陷的八个城池后,挥兵北上包围了柏人,中行文子荀寅和范吉子士吉射无奈之下,一起逃亡了齐国避难。
夏天,赵鞅东进,攻入了卫国,这就是在报复之前卫国一直帮助范氏的仇恨,并且包围了中牟。
鲁哀公六年春天,赵鞅带领部队进攻鲜虞(中山国),为之前其帮助范氏和中行氏的行为,进行惩罚。
晋国和卫国算是结下了深仇,当然还有那个一直在背后对抗晋国的齐国。这就是晋国下一个要对抗的敌人。
不过,晋国很有福,此时,齐国也出事了,而且是大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