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部尚书马由桂一行,就这样前去镇辽造船厂,以此来视察在这段时间,所部的发展到底是怎样的。
“先前校长也说过,镇辽府的未来,乃至临近府县的未来,都是要借助海上贸易。”走在这镇辽造船厂区内,镇辽府知府马炼鸿,神情严肃的说道。
“下官在与同僚经过商讨后,在明确各项筹谋部署后,优先筹建这镇辽造船厂,得益于金州府这些地方的支援,使得镇辽造船厂的一期工程,得以顺利的筹建起来。”
在他们工业派这里,向来都不是靠单打独斗起来的,其都是通过整合的力量,来不断地相互扶持壮大的。
在金州府,盖州府,辽西治下各府,那都兴建有相应的造船厂,并且经过长时间的发展,一定形成相应的规模。
所以当镇辽府发展治下造船厂,缺少相应的技术人才后,上述各府便从麾下抽调了一批人才,前去支援镇辽府。
工部尚书马由桂,看着初具规模的镇辽造船厂,点头道:“不错,造船产业体系,这里面涉及的技术有很多。”
“虽说你们镇辽府有资源倾斜,还有各府的支援,但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就兴建好一期工程,并开始相应的造船生产,这本身就是件不容易的事情。”
“而且在这镇辽造船厂走过来一遍,我发现你们对后续工程筹建,都留下了很好地根底,这才是最令人值得称赞的事情。”
处在大航海时代的发展期,工部尚书马由桂是鼓励,大明的海商不断出海贸易的,毕竟西洋蛮夷能做成的事情,他们大明同样也能做成。
如果说在大明的治下,拥有规模庞大的海商群体,那日后大明所生产的这些工业产品,就能贩卖到更远的地方。
镇辽府知府马炼鸿笑着说道:“这都是校长先前定的方针好,若是没有这样的基础,我镇辽造船厂想有今日的发展,那断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同时镇辽造船厂的发展,也带动了蒸汽产业集群,橡胶产业集群,特种钢材产业集群的发展。”
“更为重要的一点,随着上述产业集群的发展,我镇辽府与半岛之地的合作关系,也变得是愈发的紧密起来。”
地方工业的发展,想要真正的壮大起来,那从来都不是靠单打独斗所能起来的,这需要做到区域联动。
通过这样的一种方式,形成大区域的工业基地,这样一来生活在这里的地方百姓,就能真正享受到工业红利。
为什么工部尚书马由桂在一开始,就明确要在辽东治下推进工业新政?一个是这里没有士绅力量的掣肘,另一个就是跟半岛之地紧密联合在一起。
只要辽东之地能繁荣发展起来,那作为配套产业基地的半岛之地,将会牢牢地依附在辽东的身上。
如此就算是大明让半岛之地自己当家做主,那治下的地方百姓,也绝对不会这样去做的,毕竟离开了大明,那他们将会过上先前朝不保夕的生活。